1.刻蚀龙头北方华创首季净利增两倍,半导体设备厂商业绩批量兑现
4月13日,市值超过1500亿元的刻蚀设备巨头北方华创交出一份亮眼的一季报。数据显示,该公司预计今年首季实现营收在36亿元-40亿元之间,这一营收规模也仅次于去年三四季度。此外,北方华创首季归母净利润为5.6亿元–6.2亿元,同比增长达171.24%-200.30%。
在下游晶圆厂资本开支不减的预期下,北方华创一季报对于全年业绩有着指导意义。在业内看来,北方华创在去年整体高增长的基础上,今年首季度仍处于全力加速状态,也印证了半导体设备环节的国产替代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
全年高增长预期有望延续
北方华创一季报显示,该公司当期实现营收为36亿元-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56%-87.29%。在北方华创过往一季报中,这一营收规模为其史上最高。即便相较于去年上半年的营收54.44亿元,也并不遥远。
而且,今年首季度营收有望成为史上第三高的单季营收,仅次于去年三、四季度的45.68亿元和46.76亿元。而这一数字发生在第一季度也实属难得。
另外,北方华创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6亿元–6.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71.24%-200.30%。北方华创方面称,公司半导体设备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电子元器件业务发展稳定,使公司营业总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回看北方华创过往财报,不难发现,其近年来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已经出现逐年大幅增长趋势。自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营收分别为60.56亿元、96.83亿元和146.88亿元,每年增幅均在50%以上。而这三年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5.37亿元、10.77亿元和23.53亿元,更是逐年保持1倍以上增速。
在业内看来,今年的一季报对其全年业绩有着指引意义。作为半导体刻蚀设备头部厂商,将会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红利,其全年业绩高增长预期有望延续。
需要注意是,这已预期在被视为“业绩蓄水池”合同负债这一科目上已经有所反映,合同负债主要由上市公司预收账款组成。
包括北方华创在内的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在合同负债方面实现了大幅增长,在2020年和2021年,北方华创的合同负债分别为30.48亿元和50.46亿元,而这一数字在去年三季度末时,已经升至65.12亿元;而中微公司自2020年-2022年三年中,合同负债分别为5.92亿元、13.72亿元和21.95亿元。
设备厂商业绩批量兑现
资料显示,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布局涵盖刻蚀、沉积、清洗、热处理、检测等多环节,下游覆盖逻辑、存储、功率、三代半、光伏、面板等多领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平台型半导体设备供应商。
而作为国内鲜有的平台级设备厂商,北方华创产品管线覆盖除光刻机外的所有设备,下游客户覆盖长江存储、华虹无锡、上海积塔等主要晶圆厂产线。
长江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显示,2022年预计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将达到1085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但2022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为12%,国产替代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
实际上,不仅仅是北方华创,至今已经披露2022年业绩的多家半导体设备厂商均实现了业绩高增长。
其中拓荆科技增速最为迅猛,其此前披露的2022年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7.06亿元,同比增长125.02%,实现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438.09%,而扣非归母净利润则为1.78亿元,而2021年则为亏损8200万元。
从业务上看,拓荆科技PECVD设备(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实现高速增长,仍是该公司收入增长主要来源(2022Q1-Q3该公司PECVD收入占比约90%)。
另外,芯源微在2021年净利润增速为58%,而其2022年业绩快报显示,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55%,接近2亿元。同样保持高增速的还有盛美上海,其净利润增速从2021年的35%提升至2022年的151%,实现6.68亿元。盛美上海产品覆盖前道半导体工艺设备,和后道先进封装工艺设备以及硅材料衬底制造工艺设备等。
而与北方华创布局类似的中微公司在2022年实现营收47.4亿元,同比增长52.5%;其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19亿元,同比增长183.44%。
下游晶圆厂扩张加速
对于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的集体进入业绩高增长通道,长江证券一份研报分析指出,由于2022年以来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不断升级,2022Q4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同比随之下滑。
该机构认为,一方面,国内晶圆厂对成熟制程及特色工艺晶圆厂的扩产意愿仍然较强,SMIC(中芯国际)预计2023年资本开支与2022年相比大致持平,主要将用于成熟产能扩张;另一方面,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凸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下,下游厂商或将加快国产设备认证,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提速。
而且在资本开支方面,中芯国际在2022年全年资本支出完成约432亿元,占全年原资本开支计划的94.74%。今年资本开支将与2022年相比大致持平。而华虹半导体则承诺增加资本开支。
以华虹半导体为例,在1月中旬,该公司与子公司华虹宏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II及无锡市实体订立合营协议。四方将向华虹半导体制造(无锡)有限公司大举投资40.2亿美元(约271.52亿元人民币)。这家投资主体还将以债务融资方式筹资26.8亿美元(约180.02亿元人民币)。
这笔高达452.54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资金将用来扩充晶圆制造产能,包括采用65/55nm至40nm工艺的12英寸晶圆制造产线。
中芯国际此前也表示,由于前期扩产、资本支出大幅增加,2023年折旧同比增长超两成。近期,该公司表示,中芯京城量产时间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中芯国际此前公告也称,至2022年底,中芯深圳进入投产阶段,中芯临港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中芯西青开始土建。
2.西安奕斯伟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启动科创版IPO进程
奕斯伟材料是一家国内半导体用12英寸大硅片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12英寸集成电路硅单晶抛光片和外延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其产品应用于电子通讯、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所需要的逻辑芯片(Logic)、闪存芯片(3DNAND&NorFlash)、动态随机存储芯片(DRAM)、图像传感器(CIS)、显示驱动芯片(DisplayDriverIC)等。
去年12月,奕斯伟材料宣布完成近40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业界表示该轮融资创下了中国半导体硅片行业最大单笔私募融资纪录。当时奕斯伟材料表示,至今,公司已累计融资超100亿元人民币。
产能方面,奕斯伟材料位于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期项目于2020年7月投产,设计产能50万片/月,已成功完成200余种产品的研发和量产;二期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2023年投产,设计产能50万片/月,持续为更多海内外客户提供优质的12英寸硅片产品及服务。
另据西安发布近日消息,目前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将于今年4月中旬封顶,预计年内投产。二期项目满产后,基地整体月产能将达100万片,生产规模将进入全球同行业前六。
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占地约167亩,总投资125亿元,于去年6月开工建设,主要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用硅片生产线、厂房及其他辅助、动力、环保等配套设施。
硅片国产化进程有望再进一步
集成电路硅材料产业是支撑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环节。随着集成电路制程和工艺的发展,硅片趋向大尺寸化,而12英寸(300毫米)大硅片是目前芯片材料中需求最大、成本占比最高、国产化率较低的核心材料,12英寸硅片已逐渐成为当前及未来较长时间内的主流尺寸。
半导体硅片下游终端应用涵盖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物联网、工业电子、大数据等多个行业。近些年,在5G、新能源汽车、AIoT等新兴应用需求的带动下,全球12英寸硅片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中。
目前国内具备12英寸半导体硅片生产能力的厂商,包括立昂微、沪硅产业、中环股份、有研半导体、中欣晶圆、上海新昇、奕斯伟材料等。
此前,业界透露,12英寸集成电路用硅片,曾经98%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长期占据。而国内研发的12英寸硅片可以应用到先进制程工艺芯片的生产中,有望解决国内12英寸硅片主要依靠进口的尴尬局面,芯片产业链的国产化布局,也有望再次迈出关键性一步。
3.ChatGPT热潮带动AI芯片代工市场
随着ChatGPT持续走热,业界逐渐将目光从AI芯片转移至其背后的晶圆代工厂。
近期,韩国媒体BusinessKorea报道,受惠于ChatGPT兴起,AI聊天机器人热潮升温,人工智能半导体市场需求急剧上升。韩国三星受热潮推动,有望拿下更多大客户晶圆代工订单。
报道引用韩国市场人士说法,三星晶圆代工事业部接到韩国本土AI芯片设计商Furiosa AI订单后,最近开始量产Warboy第一代芯片,是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采用14纳米制程。性能提升的第二代Warboy芯片预定2024上半年由三星5纳米制程生产。专门设计AI芯片的半导体新创Atom of Rebellions Inc.也采用三星5纳米制程生产AI芯片。
目前,三星正通过大幅增加设施投资,以提高AI芯片产能,P4产线正在韩国平泽园区兴建,目标是2024年初投产。到2042年三星斥资300兆韩元(约2280亿美元)在京畿道龙仁地区建设全球最大半导体聚落,也是三星重要扩产计划。美国德州泰勒市晶圆厂预定量产4纳米,目前正在施工,2024年开始营运。
目前AI平台主要采GPU运算,因GPU可平行运算许多指令,微软ChatGPT服务就是由超过10,000个数据中心英伟达(NVIDIA)高性能GPU提供核心算力。NPU则专为AI应用设计,填补GPU功耗大、价格高等缺点。NPU处理速度比GPU快10倍,但NPU价格和功耗仅GPU20%~16%。随着ChatGPT热潮蔓延,AI生态系统加速前进,AI芯片订单也逐渐提升。
另一大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也持续受益AI芯片代工。AI芯片大厂NVIDIA就是台积电主要客户,台积电7及4纳米制程正在生产NVIDIA A100和H100芯片。NVIDIA的GPU对手AMD,也扩大下单台积电。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厂完工后,将在2024和2026年量产4和3纳米,届时NVIDIA等大客户订单有望再增加。
相较台积电有许多国际AI芯片订单,韩国三星以本土AI芯片设计商订单为大宗。因这些公司规模很小,对三星晶圆代工业务帮助有限,但全球公司争先恐后进军AI芯片,推动代工市场成长,也让三星对分食大订单充满期待。韩国人士指出,NVIDIA可能也会向三星下订单,以稳定芯片供货。另Google计划升级并重新推出AI应用Bard;中国最大网络公司百度推出中文版ChatGPT文心一言;微软新服务将ChatGPT整合至搜索引擎Bing,都是AI芯片的庞大潜在商机。
1. 亮点光电获近亿元Pre-B轮融资,将用于加强高端激光光源的研发投入
近日,江苏亮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亮点光电”)获近亿元Pre-B轮融资,投资方为达晨财智。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加强高端激光光源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在特种行业激光信息应用领域的布局。
亮点光电成立于苏州工业园区,总投资过亿,拥有1.4万平方米的办公和生产面积,设有北京亮度、无锡亮源、泰州亮点三个子公司。公司专注于激光信息应用领域,研发、生产及销售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及相关激光应用系统。公司获得高功率激光器工程中心、省部级创新人才称号、多项国家级创新基金和科研计划支持等。
亮点光电研制的1550nm红外激光的人眼安全上限远大于905nm的激光,背景光干扰问题相对较小,可以实现远距离探测;下游雷达系统如采用相干技术,信噪比远高于905nm-ToF激光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以达到1000米以上。目前公司研制的1550nm激光雷达光源已给国内众多知名激光雷达厂商供货。
2.西安本地激光医疗器械企业蓝极医疗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西安蓝极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极医疗)完成由合肥中合欧普医疗健康产业基金领投、陕投成长基金参与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募集资金将用于蓝激光微创、光动力诊疗一体化设备,光生物调节等系列创新产品的研发、临床研究等。在目前大环境收紧,资本市场趋冷的背景下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团队及核心管线的高度认可。
蓝极医疗成立于2016年6月,由激光医疗产业化专家穆力越博士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贺大林教授紧密合作,开展“医工结合”的产业转化,专注高端医疗激光医疗领域,瞄准大市场,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高端激光医疗器械。
2021年11月,蓝极医疗研制的世界首台30W蓝激光手术系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紧接着2022年4月,全球最大功率的200W蓝激光手术系统也获得批准上市,使其成为行业内首家实现了全部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医疗企业。
产品上市引起了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栏目、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健康报、中国新闻网、央广网、中国日报网以及陕西省等数十家媒体和行业媒体的广泛关注。
蓝激光手术系统具有汽化效率最高、热损伤最低、术式简单易掌握等优点,针对前列腺、膀胱、口腔、妇科子宫等自然腔道疾病,提供显著优于高频电刀及其他激光的创新手术解决方案。
蓝激光前列腺汽化术让更多的患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惠及基层,特别是高危、高龄患者有了希望,医生也有了胆量。正是由于蓝激光的众多优势,产品一经上市,获得市场认可。蓝极公司2022年销售收入数千万元,已有140余家医院使用该设备,共完成1200余台手术。
在研的光动力诊疗一体化产品,充分利用了蓝激光诱导杀伤能力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特点,解决了目前检出率低和术后复发率高的临床痛点,有望重塑子宫内膜癌、膀胱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路径。
3.美国防部签订高能激光武器合同,II-VI、nLIGHT均在列
近日,美国国防部宣布授予罗尔斯·罗伊斯北美技术公司子公司Liberty Works、通用原子(General Atomics)、Leidos Dynetics、II-VI航空航天与国防公司、洛克希德·马丁Aculight公司、nLIGHT Nutronics公司和NUBURU公司一份价值7500万美元的固定价格、不确定交付/不确定数量、多重授予合同,用于制造和交付支持固态高能激光武器系统的原型和设备。
据悉,美国海军希望为水面舰艇配备激光武器,输出功率为100-300kW,预计该项目将由上述7家合同方于2028年3月合作完成。这些激光武器必须适合模块化设计,并能够摧毁不同类型的无人机、侦察系统、火箭和导弹。
美国国防部加速高能激光武器部署
自196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国防部一直在研究确定发展高能激光武器(HEL)系统的可行性的技术。其表示,激光武器武器可作为现有武器重要的补充,并在战术和战略领域填补一些任务应用的空白。除了速度优势外,高能激光武器预计会较少受到目标规避机动的影响,将提供多线交战和快速重新瞄准能力,并将附带损害最小化。
此前,负责调查、监督联邦政府的规划和支出的美国政府问责局(GAO)已经审查了美国国防部(DOD)的高能激光技术计划。另外,近年来美国国防部已经开始为大规模生产高能激光奠定必要的工业基础,包括在地面车辆、船只和飞机上形成海陆空全覆盖,以弥补大规模生产这些强大的光速武器所需的关键部件的制造能力不足。
今年2月10日,美国军方要求业界提供有关战斗激光器所需的三种技术的现有制造能力的信息:高反射光学涂层,扩束望远镜用复合外壳,以及快速转向能力。
上述各合同方在高能激光武器方面的项目与进展情况:
01罗尔斯·罗伊斯旗下Liberty Works
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是全球卓越的高效集成动力和推进解决方案制造商之一。2021年初,该公司集成测试并开发出一种混合动力和热管理系统“冷火”(ColdFire),该系统将热管理和电源集成到一个产品中,能够在为定向能武器提供动力的同时消散产生的热量,这有助于激光技术的部署。它减少了运行激光所需的设备数量,还节省了空间。
“冷火”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其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先进技术“LibertyWorks”部门历时10年研发而成。该公司自己投资了5000万美元开发该系统。“冷火”适用于海、陆或空系统的集成,其电力和热管理能力可以优化以满足特定的客户需求。目前,该系统能够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分层激光防御计划(Layered Laser Defense)下开发的100kW级激光武器系统提供动力。
02通用原子(General Atomics)
通用原子电磁系统公司(GA-EMS)正在将创新概念转化为突破性的电动武器系统和监视系统,以支持未来的作战力量。General Atomics先进的固态高能激光(HEL)武器系统提供了成熟的激光技术,能够探测和摧毁范围不断扩大的目标,包括无人驾驶车辆、导弹威胁、ISR系统、火箭、火炮和迫击炮。
该系统的模块化、可扩展设计显著降低了尺寸、重量和功耗,以适应空中、陆地和海上平台。其优势特点包括:面向高能固态激光系统的成熟技术;为所有作战环境设计;100kW级激光器可扩展到300kW以上;轻量化、高效的热管理;更短的停留时间和快速重定向;扩大目标交战范围。
2020年开始,General Atomics为美国军方打造了一个300千瓦的分布式增益高能激光武器系统原型(DGHELWS),并与波音公司合作建造一个250千瓦的机载版本。其激光器原型安装在陆军8×8 Stryker车辆上,足以将巡航导弹从空中烧毁。该项目涉及扩大激光功率输出和测试替代技术,以便为单独的后续项目提供服务。
波音公司和General Atomics希望展示的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陆基和舰载应用:该公司表示,他们的目标是陆军Stryker上安装的M-SHORAD和更大的卡车载IFPC,以及海军的舰载模型。但在这个试点项目中,他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非常具体和苛刻的技术挑战——让激光器适配飞机,并让它在飞行中的飞机上准确发射。
03 Leidos Dynetics
2019年,美国陆军曾授予洛克希德-Leidos Dynetics联合团队一份价值1.3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建造美国陆军空间与导弹防御司令部/陆军战略司令部的“高能激光战术车辆验证器”(HEL TVD)激光系统。
主承包商Dynetics公司将把激光系统集成到中型战术车辆系列(FMTV)中,并于2022年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早在2016年,美国陆军就开始努力在比重型扩展机动战术卡车体积更小的车辆上安装更强大的激光器。
“HEL TVD”项目最初是开发一种100千瓦级激光武器,后扩增至300千瓦。它致力于将激光纳入陆军的“间接火力防护能力增量”(IFPC Inc.2)系统,旨在防御火箭、火炮和迫击炮以及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用于IFPC Inc.2等平台的激光武器正受到热烈追捧,因为常规拦截武器很快就会耗尽,而且价格昂贵。激光武器设计数量更多,并且对威胁发射的成本远低于导弹。
洛克希德·马丁正在为该项目开发的光谱光束组合光纤激光子系统,利用了该公司从陆军的“稳健电子激光计划”项目(Robust Electric Laser Initiative)、“雅典娜”(Athena)和“阿拉丁”(Aladin)激光项目以及美国空军和海军的其他工作中获得的经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则将提供其最新公布的集成电源和热管理系统,该系统为激光武器提供最佳动力。
04 II-VI Aerospace & Defense
II-VI Aerospace & Defense(II-VI A&D)汇集了II-VI公司旗下的几个领先光学品牌,涵盖了广泛的产品和应用,包括:高精度光学组件、物镜、红外光学、薄膜涂层和光学材料。
II-VI A&D为最新的无人机和高能激光先进技术的未来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激光解决方案,以及采办、瞄准、指定和数据传输。公司拥有丰富的激光材料、光源、组件、子组件和子系统,以满足客户所需的各种有源光学解决方案。涉及领域包括:激光通信(定制设计和工程激光通信组件)、激光源(针对光纤激光器以及激光棒、平板和波导介质优化的裸模半导体激光芯片,光纤泵模块和完整的放大器)、高能激光器(相干光束组合(CBC)光纤激光器子系统、光谱束组合/SBC、激光增益介质以及泵浦二极管解决方案)。
去年,II-VI已与Coherent完成合并。Coherent是为瞄准线、制导雷达和激光、高超声速和远程防御系统定制设计光学产品的领先领域专家,该公司为最新的无人机(UAV)和高能激光(HEL)、瞄准和搜索照明激光器(TIL/SIL)、激光通信系统和低功率手持激光器提供面向未来的创新和开发。
05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旗下Aculight
2008年,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完成收购该Aculight公司。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旗下的Aculight部门为军事应用开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2018年它赢得了一份最初价值1.5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建造高能激光和集成光学炫目器与监视系统(HELIOS)。该合同由美国海军授予,通过一个名为“Navy Laser Weapon System Increment 1”(NLWSI 1)的项目,Aculight公司在2020财年开发、建造和交付两个激光测试单元——一个用于DDG 51级美国海军驱逐舰,另一个用于陆基测试。Aculight已经开发了光谱光束组合技术,将几束发射波长略有不同的高功率光束组合在一起,以提高武器的整体功率。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激光武器系统开发方面的经验则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包括30千瓦级的ATHENA(高级测试高能资产)和ALADIN(加速激光演示计划)系统,以及参与“稳健电子激光计划”(RELI)。
06 nLIGHT Nutronics
nLIGHT Nutronics为国防市场服务,开发高能激光(HEL)系统的相干组合激光器和光束控制系统(BCS)。该公司参与了一系列小型企业创新研究(SBIR)项目和其他国防相关项目,寻求推进定向能武器应用的光学元件技术。
nLIGHT在为航空航天市场的客户提供创新的高功率激光技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2019年收购了相干光束组合和控制解决方案供应商Nutronics,借此优化激光器的成本、性能、尺寸、重量和功耗。nLIGHT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是发射激光技术的一部分,该技术构成了NASA“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2号”(ICESat-2)的核心。
nLIGHT现在能够为定向能量应用提供激光的所有关键元素——从半导体激光光源到光束控制。在过去一年中,nLIGHT多次在财报中强调公司在定向能领域取得的巨大进展,并将之定位为一个关键增长市场。
07 工业蓝色激光器开发商NUBURU
NUBURU总部位于科罗拉多州,其开创性的蓝色激光技术定义了一类新的高功率、高亮度、高性能蓝色激光器,从标准AO激光器和高亮度BL™系列激光器开始,每种激光器都能在金属加工的速度和质量方面取得根本性的进步。
NUBURU的高功率蓝色激光焊接带来了焊接铜、焊接铝、增材制造(3D打印)和其他材料加工应用的性能优势,具有快速加工和无飞溅焊接的优势,使许多红外激光无法实现的新应用成为可能。
1. 隆基核心团队溢价增资氢能子公司隆基氢能
4月11日,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隆基投资向其控股子公司隆基氢能增资4.6亿元,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经营团队核心管理人员向隆基氢能增资4,000万元,合计增资5亿元。
资料显示,隆基绿能是全球光伏龙头,且在单晶硅片和光伏组件两大环节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截至4月11日收盘,总市值为3067亿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
2021年3月,隆基绿能注册成立隆基氢能,正式进军氢能领域,并由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先生亲自挂帅,担任隆基氢能的法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此后,隆基氢能多次在氢能领域取得突破。
2021年10月,隆基氢能首台碱性水电解槽成功下线,单台氢气制备能力达1000Nm/h及以上水平,并成功中标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星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
2022年3月,李振国在《绿氢讲堂》节目中提出“一块五一方氢”的绿氢发展理念,描绘了氢能市场的前景。
今年2月14日,隆基氢能在北京面向全球发布全新一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ALK Hi1系列产品。
据悉,该产品是基于降低直流电耗打造的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也是隆基氢能面向全球不同应用场景最优LCOH的标杆产品。在直流电耗满载状况下,电耗可低至4.3kwh/Nm3,在2500A/㎡电流密度下,更是可以低至4.0kwh/Nm3。
在制氢领域的持续深耕,也让隆基氢能收获了不菲的成绩。
根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2022)》,隆基氢能2022年出货跻身全国前三。截至2023年2月末,隆基氢能累计在手订单已超过2.4亿元(不含税),其中可确认在2023年的收入约为2.2亿。
但从整体来看,隆基氢能仍处于研发投入阶段,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以长城汽车在2016年成立的未势能源为例,至今已经累计投资超过25亿元。
隆基绿能也在公告中表示:为了解决隆基氢能资金缺口,并进一步优化隆基氢能治理水平和股权结构,为后期隆基氢能的人才引进和激励奠定良好的股权基础,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经营团队核心管理人员钟宝申先生、李振国先生、刘学文女士、李文学先生、佘海峰先生、田野先生六人拟向隆基氢能增资4000万元,其中400万元增加隆基氢能注册资本,3600万元计入隆基氢能。
2. 国鸿氢能香港上市获证监会核准,有望成为第二家氢能技术上市公司
3月31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关于核准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鸿氢能”)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
此前的2022年11月1日,中国证监会国际部披露了国鸿氢能提交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
历时5个月,国鸿氢能即获得香港IPO的“小路条”,将成为继亿华通之后第二家香港上市的的氢能技术公司。
国鸿氢能成立于2015年6月,最初位于广东省云浮市。2022年9月,公司更名为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变更至浙江省嘉兴市。
根据证监会国鸿氢能香港发行上市的批复文件,国鸿氢能将发行“不超过16,810万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完成本次发行后,可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预计国鸿氢能很快完成资金募集,然后完成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工作。
国鸿氢能属我国燃料电池头部企业。根据国鸿氢能招股说明书,2021年国鸿氢能的营业收入4.57亿元,2022年营收尚未披露。但从A股上市公司亿华通披露的营收数据,大致能框定国鸿氢能的2022年的营收数据。亿华通2022年营收为7.38亿元,同比增加17.28%——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系统TOP10里,国鸿氢能跟亿华通、重塑集团、捷氢科技同为第一阵营,各家优势并不明显。
2022年燃料电池汽车配套系统企业Top10,数据来源于终端车险数据,略有出入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划尚小——按车险数据口径,2022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5009辆。总体市场规模决定了各系统电堆公司分到的蛋糕有限,也进而限制了公司的市值。
除了国鸿氢能外,上海的燃料电池电堆系统企业捷氢科技也在科创板IPO审核中,另一家系统企业重塑集团IPO也是随时启动,我国燃料电池头部企业形成北中南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有望走出头雁阵势。
氢燃料电池作为新一代创新技术和产品,带来新的需求和新的市场,这在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产业增长乏力情况下,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而且氢燃料电池产业链长,产业带动作用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可预期的是,随着国鸿氢能的上市,将带动湾区包括香港氢能产业的发展。2023年3月20日,国鸿氢能海外平台——国鸿国际入驻香港科学园,同时将成立“国际氢能科创中心”,打造香港首个氢储能及首个跨境氢能应用项目。
3.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签约,40GWh产能翻倍在即
4月9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正式举行。
马斯克在推特上对此表示:“该项目将用于补充美国加州的Megapack工厂的产能。”
据了解,特斯拉在加利福尼亚州莱思罗普的Megapack工厂,产品为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储能规模为40GWh。
签约新建的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与加州工厂产品相同,初期规划年产能为10000个Megapacks,储能规模近40GWh。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
根据特斯拉官网,Megapack是一款大型电池,采用的是宁德时代研发的铁锂电池。特斯拉宣称每台Megapack电池可存储超过3MWh的能源,满足3600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
2022年是特斯拉储能业务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全年累计储能产品装机量达6.5GWh,同比增长64%;其中,第四季度的财报更是亮眼,同比增长152%,储能装机量2.5GWh。
大型储能市场需求巨大,可特斯拉的产能却跟不上了,据特斯拉官网去年12月的数据,特斯拉的电池储能系统Megapack订单交付期排到了两年后,最早预计在2024年第四季度。
此外,上周特斯拉刚公布了“宏图计划”的第三篇章。特斯拉认为,为了实现可持续的能源经济,动力及储能电池规模需要达到240TWh。
不管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还是为了完成“宏图计划”,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的建设都势在必行。
那么,肥水不流外人田,特斯拉为什么要选择在上海建工厂呢?有两个理由:
其一,美国德州新厂还在与大规模量产4680电池死磕、美国加州老厂已经没有扩张的空间,并且马斯克逐渐放弃在蓝州追加投资的想法,德国柏林新厂现在还在攀Model Y的产能。
其二,2018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签约花了3个月,2019年,这家工厂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记录。
2022年,上海超级工厂全年交付超71万辆,同比增长48%。特斯拉2022年全球总生产量为137万辆,上海超级工厂贡献了超50%的产能。在国外老厂扩产无望,新厂建设不稳定的情况下,上海已经有过建厂经验,且成效卓越。因此,在上海尽早建设新厂、提高产能、销售产品、回收投资成本,对特斯拉而言无疑是明智之举。
特斯拉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动汽车公司,电池业务布局也早,储能业务更是深耕了8年之久。特斯拉储能业务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公司通过家储产品Powerwall和商储产品Powerpack切入储能赛道。
2016年,特斯拉收购户用光伏巨头SolarCity,完善家庭光储业务,同年推出升级版的储能产品Powerwall2和Powerpack2。
2019年,特斯拉储能业务覆盖领域在家储和户储的基础上继续拓宽,推出面向公用事业级储能市场的Megapack大型储能系统。
2022年,特斯拉Megapack大型储能系统升级为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单套容量为1.9MW/3.9MWh,可以采用多个电池系统串联的方式满足更大规模的容量需求。截止至此,特斯拉储能业务布局趋于完善。
同年,特斯拉储能业务爆发,全年累计储能产品装机量达6.5GWh,同比增长64%;其中,第四季度的财报更是亮眼,储能装机量2.5GWh,同比增长152%。
随着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建设,特斯拉有望进一步扩大储能业务规模,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实现可持续能源经济的目标。
4. 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2022年盈利57亿元
近日,天赐材料公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17亿元,同比增长101.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4亿元,同比增长158.77%。
天赐材料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同时配套布局电解液和磷酸铁锂的关键原料,包括六氟磷酸锂、新型电解质、添加剂、磷酸铁以及锂辉石精矿等。
从产品端来看,锂离子电池材料为天赐材料主要盈利点,贡献的营收最多,达208.22亿元;且毛利率达38.55%,在所有产品里位居第一。
从客户端来看,天赐材料与宁德时代深度绑定,基本靠宁德时代“吃饭”。2022年,天赐材料对宁德时代的销售额高达121.67亿元,占据年度销售总额的54.52%。也就是说,宁德时代给天赐材料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收入。
此外,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据天赐材料2022年度销售总额比例70.82%。
可以看到,绑定大客户可以获得更稳定的订单,但同时客户过于集中,经营风险大增,且极易丢失定价等话语权。
除了锂电池材料业务,为了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天赐材料还战略布局了电池材料循环再生和电池辅材业务。
目前,天赐材料已设立天赐资源循环公司,并开展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的建设工作。
同时,天赐材料于2022年通过自主研发和收购的方式正式切入正负极粘结剂及锂电池用胶类产品业务。目前已经过客户产品认证期,预计2023年将会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拓展新业务需要资金的支撑,天赐材料正加快各渠道融资步伐。
一方面,天赐材料于2022年11月筹划海外融资事项,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发行GDR事项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获得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附条件批准。
另一方面,在发布业绩报告的同日,天赐材料公告,为保证公司业务和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意公司及纳入公司合并报表的子公司根据实际运营和融资需求,于2023年度向相关金融机构申请总额度不超过人民币99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
1.光威复材上市以来营收首度呈负增长,两百余家机构调研解析
作为率先实现从0到1规模化生产应用的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自从碳纤维实现定型应用、2017年9月成功上市以来,光威复材公司呈持续高速增长趋势,但是随着2021年定型碳纤维产品降价,导致公司盈利下降,去年更是首度出现营收负增长。
在公布营收情况后,国内242家机构对公司进行了调研,针对公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问询和整理,一下为针对调研情况的具体情况。
(1)光威复材2022年度营收回顾
3月28日,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2年度报告摘要,根据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1亿元,同比下降3.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4亿元,同比增长23.19%。
拓展纤维板块的碳纤维业务尽管受到定型产品再次降价影响贡献减少,但干喷湿纺产品、高强高模产品以及航空新品贡献增加,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8.70%;报告期内,传统定型碳纤维继前一年降价基础上再次降价,对公司经营业绩构成了较大影响,而非定型碳纤维产品贡献能力持续提高弥补了定型产品降价的影响,报告期内,非定型纤维对外销售全年实现收入5.65亿元,主要包括T700级、T800级和MJ系列高强高模纤维,三种产品按照收入口径分别占比39.57%、33.69%、23.66%。报告期内,公司干喷湿纺工艺产品T700S级/T800S级产品除满足公司各下游板块业务需要以外,对外销售实现收入2.83亿元,并形成了以气瓶、建筑工程、航天航空、工业制造等为主要市场的消费结构,高端市场业务比例不断提高。
同日,公司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根据初步估算显示,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其中,碳纤维(含织物)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主要系定型纤维交付波动所致;风电碳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主要系客户减少订单所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比上年同期下降:-23%— -18%。
(2)242家调研机构关注焦点汇总
在公布2022年度营收后,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242家机构对公司进行了调研。
1)公司业务板块及营收下降原因
业务板块:2022年公司碳纤维及织物板块总收入13.86亿,其中大合同收入7.54亿,非定型产品收入5.65亿;风电碳梁业务由于第四季度海外客户订单调整减少收入一亿多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62亿元,同比下降18.12%;预浸料业务受上年同期风电预浸料阶段性订单完成影响,本期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同比下降16.60%,贡献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93%;复合材料板块实现销售收入0.81亿元,同比下降16.08%;精密机械板块实现销售收入0.49亿元,同比增长2.19%;光晟科技板块实现销售收入0.25亿元。从应用领域而言,航空领域营业收入占40%+,航天占10%+。2022年公司在航天领域营收2亿元,主要与公司业务板块布局相关,在公司现有的6个生产板块中,除了碳梁板块之外,其他5个业务板块都有航天领域相关业务,比如纤维、织物、预浸料供给航天各院所,光晟板块供缠绕壳体,精机板块也有交付缠绕装备、预浸料装备、定制化的铺带装备等。但总体而言,目前以纤维占比规模最大,随着逐步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直接以壳体复材件类产品直接交付。公司有AV500、AR500、TP500、无人预警机等系列化的无人机,目前还是逐步放量的过程,还没有真正的达到很大的贡献。去年复材业务给公司业绩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是因为公司在做高端复材业务培育,包括一些项目的验证、客户审核等。
定型碳纤维价格下调影响营收:导致公司营收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已经定型碳纤维连续两年降价,自2021年开始降价以来,2021年因降价减少收入2.31亿元,2022年因降价减少收入4.46亿元,2021、2022年两年营业收入合计减少6.77亿元,影响净利润合计5.76亿元。定型碳纤维供应合同将于2024年也就是明年上半年结束,2022年的项目执行率约为40%。2022年公司现金流同比下滑,主要原因是军工回款不好,另外22年年末的时候,公司持有大概5.5亿的商票银行承兑等,但该部分可随时变现。关于碳梁订单下降,公司认为主要是由于客户订单向国外的转移,导致需求端国内订单下降,目前碳梁在国内不具有材料成本和人工优势,客户把订单更多的给到了国外供应商。
非定型碳纤维出现积极增长态势:除定型碳纤维降价以外,另外一个积极因素是2022年非定型碳纤维实现收入5.65亿,增长了52%,由于非定型纤维结合了目前的市场情况和产品的技术成熟情况,再加上型号需求的成本端、价格端的情况做了综合性的考虑,因此,非定性产品的价格和后续供货产品的价格基本接近。在非定型碳纤维产品中,公司T700级产品包括两种700G和700S,分别是面向不同的应用领域,其中T700G前期以验证性为主,2022年通过了装机评审且在第四度形成了少量的供应,到批量使用会有一个逐步过程。而T800级分800G、800S和800H,应用领域也有所区分,主要包括储气瓶、航空航天、建筑等,很多领域都处在增长阶段,而不少应用尚未完全市场化,也有不少还在做验证,因此预估后续还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公司在研项目和在建项目进展
包头项目进展:在建项目方面,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无疑是内蒙古项目的进展情况,在项目建设前期,通过市场需求和国内相关情况评估定位于大丝束碳纤维,但后续将目标产品定位于:干喷湿纺T700S/T800S级以及T1000级碳纤维,导致了建设时间的推迟,公司争取在下半年进行投产调试。目标产品定位转移主要是基于公司对国内市场分析,2022年公司干喷湿纺产品实现收入2.8亿,主要供给储气瓶、建筑补强、光伏热场、航空航天等领域。公司总结包头项目推迟主要三个原因,一是项目开工时点赶上土建以及其他一些工程冬季不能施工影响,二是基于市场环境变化进行了项目产品调整,三是过去一段时期的客观环境对工程建设进度的影响。关于该项目二期情况,公司已经在做相应的规划,将根据一期的投产运行情况,适时启动。目前一期建设已经完成了所有公共部分的项目建设,例如料厂、溶剂回收系统、配电系统等,后面就是只是增加生产线,建设周期会比一期短很多。
关于包头项目达产后是否会面临盈利压力,公司认为:T700S/T800S级主要是12k、24k,国内市场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涨价,到去年年终可能算是一个高位,之后开始有些掉头向下,700s为例目前应该在200上下的这样的水平,整体上来讲,目前的价格还是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位置。目前的价格水平未来可能价格会有一些走弱,但是应该不会再回到像2020年9月份之前的那种状态,现在的价格变化可能只是说怎么在产业链上能更好的去分配价值,过去两年可能主要在上游材料端,那后续可能会在下游应用端有更合理的体现。包头项目能源价格比较便宜,一期达产后,我们觉得应该它还是有盈利的空间,但是希望二期能够尽快建设,一起分摊基础设施费用,可能会有更好的盈利空间。
2022年公司T800H级碳纤维新增产能约1000吨,目前该千吨线在做等同性验证,由于目前验证时间不足一年,因此后续还需一段时间完成验证。关于该型号碳纤维,应用场景较多,包括战斗机、运输机、无人机等。目前公司3655吨碳纤维产能的利用率约70%,由于在做等同性验证的千吨线从在建产能转到现有产能,但是尚未形成有效产出,所以影响了产能利用率数据,使公司产能利用率从80多下降到70左右。
(3)2023年公司业务增长板块分析
目前公司位于威海的T700S/T800S级碳纤维产能仍有挖掘的空间,预计今年这部分产品会有增量的空间;M40J/M55J级预计今年会有比较大的增长,会比去年有更好的表现;CCF700G尽管公司作为二供可能没有太高的比例,但是对公司来说基本上是一个完全增量的业务;T800H级作为正常的验证的需求,按照过去几年的惯例,基本是保持了30%-40%这样的一个增长状态;光晟板块去年有2,500万的收入,但今年当然它的基数比较小,我们也希望它有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增长。
根据公司目标定位,预计2023年公司增长点主要以非定型纤维为主,定型纤维中CCF700G对公司也会有增量贡献;风电碳梁由于这两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抑制了其市场应用的推广,公司订单也有下滑,相信这是行业发展中的过渡阶段,未来随着风电大功率化的趋势以及大丝束碳纤维产能的释放,风电碳梁细分市场也会逐步恢复。
(4)国内碳纤维行业分析判断
从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态势和供需格局来看,根据公司意见可能将从过去的卖方市场会逐步转为买方市场,最先体现这一点的,可能是风电用的大丝束碳纤维,随着国产化替代和国内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可能很快出现该状态。
第二个层面就是对更高级别的T700、T800干喷湿纺工艺产品。目前可能还有一部分进口,加上国内产能及目前在建产能的扩展,可能也会逐步走向一个供需平衡,后续要看应用的拓展情况,至于航空装备或者其他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会和普通民品的业务有差别。整体上供需格局会和两三年前有很大的不同,价格可能也会有一定变化,可能都是未来会看到或者要面对的问题。
风电业务从国家从全球大形势看,还是看好的,前几天也有新闻报道,中国在海上风电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碳梁在国内风电上的应用还没有真正的起量。中国一旦在各方向都得到突破的时候,会有爆发式的增长,当然爆发式增长也会带来很大的竞争。在国家大的政策指引下,碳梁未来的大量的市场还在我们国内。
关于碳纤维价格发展趋势,2023年第一季度民品纤维的价格略微有一些下滑,2022年可能是230,今年可能在200上下,后面几个季度仍有待观察,但其下降的空间也不是很大,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客户,也会要求签比较长的一个合同,但是过去更多的是受到供应能力的影响。
目前公司正在建设MJ高强高模碳纤维新产能,针对该产品应用场景,高强高模纤维应用以航天领域为主,但也不局限于卫星领域,其他只要有对刚度需求的领域,都是可以使用的,例如长航无人机翼展几十米也有用到高强高模纤维。
2.颠覆性突破,西格里新款50K大丝束碳纤维兼具小丝束纤维性能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在今年的JEC World上德国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制造商SGL Carbon西格里碳素将会展示一种新型50k规格的大丝束碳纤维。
这款SIGRAFIL®C T50-4.9/235碳纤维的拉伸强度高达4.9GPa(与日本东丽T700级小丝束碳纤维性能相同)、伸长率也达到2.0%,可满足普通压力容器设计的高强度要求,并具有高伸长率,它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需要高强度和高延伸率的细分市场。
SGL Carbon在碳纤维生产方面拥有多年的经验,在其欧洲和北美价值链中生产自己的前驱体纤维及碳纤维。SIGRAFIL®C T50-4.9/235碳纤维是在已大规模生产的50k纤维产品组合的基础上开发的,该产品已成功用于风能和汽车行业等。新款SIGRAFIL®C T50-4.9/235具有高强度(4.9 GPa)和伸长率(2.0%),目前具有50k规格生产能力。
到目前为止,上述优异性能只有小丝束碳纤维才能达到。这进一步补充了SGL拥有50k规格大丝束碳纤维的产品组合。SIGRAFIL 50k大丝束碳纤维的典型优势包括提高的加工效率、更高的材料产能、更快的加工时间等,现在也可以从这些创新应用中受益。
“基于碳纤维的解决方案是向可持续领域(如在未来氢能源和燃料电池的压力容器中)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在成功地完成开发工作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在JEC World 2023上展示这种碳纤维,它的延伸率和强度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此外,它为客户提供了明确的加工优势。我为我们的团队感到骄傲”SGL Carbon碳纤维业务部门主管Roland Nowicki表示。
由于其特殊的机械性能,新型SIGRAFIL®C T50-4.9/235碳纤维非常适合于燃料电池汽车中储存氢气所需的缠绕式压力容器。在压力容器的制造中,塑料内胆用浸渍在树脂中的碳纤维包裹,然后进行固化。SIGRAFIL碳纤维重量轻,强度高,在储罐设计中具有重量优势,可承受高达700巴的极高压力。
除了用于压力容器外,新型SIGRAFIL®C T50-4.9/235碳纤维还可用于建筑、基础设施和体育等需要高强度和高伸长率的细分市场。新款SIGRAFIL®C T50-4.9/235碳纤维将在2023年JEC World SGL展位(6号馆,D43号展位)首次向公众展示。
3.解读中简科技千吨级T800级碳纤维实现某工程应用的重要意义
4月3日,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简科技)正式发布了《关于“千吨级T800级碳纤维工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某工程应用鉴定会的公告》,在报告中指出,近期中简科技在常州召开了“千吨级T800级碳纤维工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某工程应用鉴定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鉴定,详细内容如下:
该项目通过聚合配方设计,突破了可控合成技术,实现了原丝表面形貌控制与高效制备;解决了碳纤维微观组织均质化问题,实现了均质高效预氧化制备;自主设计了新型大通道外热式预氧化炉和宽幅碳化炉装置,形成了碳纤维生产设备设计、制造成套技术。该项目具备千吨级稳定批产能力,制成的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优良,核心装备自主可控,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综上,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千吨级T800级碳纤维工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某工程应用鉴定会。
(1)此T800(中简科技)非彼T800(中复神鹰)
早在几年前其实国内有过千吨级T800碳纤维技术通过鉴定的新闻,彼时承担单位为中复神鹰,但其是基于干喷湿纺路线的千吨级技术,2015年7月,中复神鹰12K规格的百吨级SYT55(T800级)通过成果鉴定,2017年2月开工建设单条1000吨SYT55(T800级)产线,于当年8月建成并进行试生产,2019年1月,千吨级SYT55(T800级)高性能碳纤维工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
此次中简科技T800级碳纤维为湿法T800,是该公司湿法T700碳纤维的升级产品。目前日本东丽公司T800级碳纤维有两款T800H(湿法)和T800S(干喷湿纺),东丽T800H碳纤维拉伸强度为5.49GPa,而T800S强度可达5.88GPa,两者拉伸模量则相同,除了力学性能的差异以外,根据东丽介绍,两种T800级碳纤维的主要区别在于应用场景不同:
T800H碳纤维是东丽公司研发成功的首款高强度中模量级碳纤维,其典型应用领域为航空航天工程项目,除此以外,T800H碳纤维也是一级方程式和海洋赛事的最佳选择。
T800S碳纤维是东丽第二代高强中模碳纤维,它成功的将中等模量纤维特性与工业规模用途相结合,也是航空主要结构的重要原料之一。
除了上述典型应用差别以外,由于T800S相比于T800H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因此在高压储氢瓶应用时通常会使用T800S,而使用T800H时易于形成断丝,所以高强度优势使得T800S更适用于纤维缠绕工艺。虽然T800H碳纤维力学性能不如T800S,但众多研究表明,由于湿法T800H碳纤维表面独特的沟槽结构,因此更有利于与树脂基体的结合,具体反应在T800H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要优于T800S,在需要与树脂复合的应用中依然会大量使用T800H。综上所述,T800H和T800S作为T800级碳纤维的两款产品,并非取代关系,而是面向不同领域应用的两款碳纤维,而且在空天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2)千吨级湿法T800碳纤维技术
毫不避讳地说,湿法T800碳纤维基本上代表了宇航级小丝束碳纤维最高级别产品,因为东丽更高级别的高强型碳纤维如T1000G、T1100S/G均采用干喷湿纺路线。
自2012年开始,国内就开始进行国产T800(湿法)碳纤维的考核认证,前后经历了从“七进三”到“三进一”考核,而最终光威复材的子公司威海拓展成为唯一入围的企业,但该公司参与认证的为百吨级T800碳纤维工程化技术,经过长达十年考核,预计将于年内完成相关工作。
综上,从技术先进性上,此次中简科技千吨级T800碳纤维通过鉴定着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体现了国内在宇航级T800碳纤维产业化技术上的新突破。但从公告中也可以看出,此次的鉴定结果为具备千吨级稳定批产能力,而具备能力并不代表着实现了千吨级规模的稳定化生产,实际上产能利用率低一直是国内碳纤维的通病,所以从具备能力到后续的稳定化生产尤其是全面达产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3)再论千吨级湿法T800碳纤维之发展契机
湿法T800碳纤维以高端航空应用为主,目前国产C919客机中使用了10%左右的碳纤维(美国Hexcel公司IM7型碳纤维),鉴于国内空天领域用碳纤维逐渐朝着国产化趋势发展,因此在后续研制C929客机中大概率会选用国产碳纤维。
而航空领域是推动碳纤维应用发展的关键,也是单体结构使用量最大的领域之一。因此,只有具备湿法T800碳纤维产业化生产能力,才能为航空发展提供很好的材料解决方案,而此次千吨级T800碳纤维技术突破并实现应用有望为后续型号的国产客机/军机提供备选方案。
1.我国首次在偏远地区实现低轨卫星互联网在电力通信领域的测试应用
今年两会期间,“新基建”的建设、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引起关注。数据显示,2020年起,我国卫星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规模迅速扩张,2022年新增量首次突破3万家。今年前三个月,我国就新增卫星相关企业9200家,涉及金属材料、地面设备制造、移动运营等产业链各个环节。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4G、5G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正享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然而在偏远的山区或者大漠深处、大洋深处,由于技术限制,仍无法畅享互联网服务。
近日,我国首次在偏远地区实现低轨卫星互联网在电力通信领域的测试应用。在没有地面通信基站的情况下,利用卫星信号,也可以支撑电力巡检、应急保障等任务。
阳春三月,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的大山深处,无基站、无光纤,处于通信盲区的两名电力工人正在一座70余米的铁塔上紧张施工。在离地10余米处,只见电力工人将一个笔记本大小的低轨卫星通信终端固定在铁塔上,并与原有的摄像头相连。与此同时,500千米外的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监控中心大屏幕上出现了该摄像头拍摄的图片、视频,铁塔四周环境一目了然。
将城市与无人区连接在一起的是低轨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通信终端可与离地500~2000千米的低轨道卫星相连,信息经此传输至监控中心。在这次测试中,业务端到端时延保持50毫秒以内,传输速率为20兆/秒。”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张世杰介绍,“电网监测视频图像的快速回传,验证了低轨卫星互联网在广域电力物联网、应急救灾、塔杆通信补盲等电力泛在通信场景下的保障能力。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偏远山区完成低轨卫星互联网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试验。”
云南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通信运管科经理李辉表示,“现场就可以完成杆塔视频信息回传,并与监控室进行语音视频,通过验证,低轨卫星可为电网通信盲区大流量监控信息回传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这次测试的传输速率为20兆/秒,大幅提升了现有的电力卫星通信能力。此次作业是我国首个低轨试验星座通信技术在电网的示范运用,也是卫星互联网与能源、工业领域结合的一次新尝试。
相比高轨卫星,地球低轨道卫星实现的低轨卫星互联网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的特点。尤其是在地面网络不能到达的地区,可满足应急通信、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工业物联网、无人化设备远程遥控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
“丽江山多且深,我们有不少输电线路处于通信盲区,如果线路附近发生山火、外力破坏等隐患,无法掌握现场的情况,低轨卫星互联网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云南电网公司丽江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副班长李浩军说。
随着数字电网建设速度加快,电网对信息感知的深度、广度和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低轨卫星互联网跨域、宽带、低时延的特性以及快速网络部署的能力,将进一步赋能我国电力的数字化、智能化。
在基站、光纤难以覆盖的地区,低轨卫星互联网可以满足人员作业管理、设备监控、线路巡检、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语音、数据和视频等综合信息通信需求,实现电力系统“可观、可测、可控”。
“这次试验验证了低轨卫星可为电网通信盲区大流量监控信息回传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云南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调度控制中心)通信运管科经理李辉认为。
随着卫星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带动相关产业加速成长。我们相信,覆盖广、容量大,不受地域影响、具备信息广播等独特优势的卫星互联网,正作为地面通信的有益补充手段,成为能源行业的新风尚。
2.河南出台卫星产业方案,论证组建河南卫星产业发展集团
4月4日,河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3年河南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根据方案,到2023年底,河南省卫星及应用产业创新平台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成5家以上省级研发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施10个以上地面基础设施项目,完成4颗卫星发射任务,打造10个以上卫星应用场景,相关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亿元。
方案提出以下重点任务:
1. 搭建创新平台。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卫星领域企业探索建立合作平台与机制,开展联合研发,拓展创新应用。发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智慧中原地理信息技术和北斗导航应用技术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作用,在科研项目立项、成果奖励遴选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支持嵩山实验室、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省地质研究院搭建科研平台,建设多模态网络环境大科学装置,搭建导航定位增强技术基础平台、高精度数字城市智能感知探测科研基础平台、地球空间信息技术领域科研基础设施、河南省地质局大数据平台和中原城市群地质大数据创新应用基础平台。支持省遥感大数据工程技术中心、北斗高分遥感地质应用创新中心建设、遥感与北斗应用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研究,深化北斗导航和高分遥感卫星数据应用。高水平主办2023年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持续深化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业务合作,推动组建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2. 攻关关键技术。围绕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及应用启动一批科研项目,以项目为抓手、以需求为导向寻求技术突破。启动实施巨型卫星星座网络化测控通信项目,加强星群任务智能规划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星地测控通信链路典型应用示范。支持将天基全光网络拓扑、星间全光数据交换链路、星间/星地接入策略、星间/星地微波控制及测控数传链路等方向的关键技术纳入2023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围绕低轨卫星导航、云端卫星导航增强等关键技术,实施高精度低轨卫星导航增强关键技术体系化构建科研项目,力争实现技术突破。建立全省航空航天多源遥感数据统筹机制,开展遥感解译样本库建设、AI遥感智能解译、合成孔径干涉雷达和激光雷达技术应用、高光谱遥感应用等研究。
3.建设导航定位服务设施。完成河南省基准站和数据中心的北斗三代升级改造;推动高程基准体系建设,融合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实现全省高程基准统一;推动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建设,开通运行河南省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分中心豫北分中心。
4.建设高分遥感服务设施。推动中原一号和鹤壁一、二、三号卫星发射工作顺利开展,论证推进星云星座项目建设。推进河南一号卫星遥感综合服务云平台、河南省地质遥感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济源市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项目建设,推动遥感卫星应用豫北分中心落户安阳市,完善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体系。推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气象分中心、信阳分中心建设,支持鹤壁市申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分中心。
5.引育壮大企业。瞄准业内领军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合作,推进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三院、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微联星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链卫星互联网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洽谈,推动郑州航天枢纽港、地月电磁空间多模态观测系统、星云星座、混合遥感星座、平顶山卫星互联网区域数据中心、Ka频段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等项目合作共建。加强河南省创新型企业培育,论证组建河南卫星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完善卫星及应用产业领域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构建量质齐升中小企业入库机制。
6.打造产业载体。围绕“2+N”体系建设,聚力建设郑州市和鹤壁市全链条卫星产业集群,鼓励各省辖市打造一批卫星应用示范区和产业配套基地。支持郑州市建设高新区北斗产业孵化园,打造航空港区北斗+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培育金水区地理信息导航产业,做大郑州市北斗产业集群。支持鹤壁市推进空间地理信息与5G融合应用试验区建设,促进测绘地理信息+5G深度融合应用开发,培育壮大鹤壁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谋划河南省卫星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安阳市地理信息产业园、商丘市北航星空创新园和驻马店市中兴新业港智慧产业园建设,支持洛阳市光电子器件和半导体材料等卫星配套产业发展。
3.专注于下一代宽带卫星互联网终端,迅翼卫通完成B+轮融资
近日,成都迅翼卫通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苍海资本等。去年十月迅翼卫通完成了由山证创新领投的B轮战略融资。
迅翼卫通成立于2015年,自成立之初就专注于下一代宽带卫星互联网终端的研发、生产和全球销售,主要产品系列分为两大类:一体化卫星互联网平板阵列终端系列以及混扫、电扫相控阵卫星互联网终端系列。
2021-2022年,迅翼卫通自主研发生产的FL60一体化卫星互联网平板自动便携终端、FL30超轻型卫星互联网自动便携终端、OTM45动中通卫星互联网终端相继完成神十三发射与返回保障,并为神十四、神十五的“太空会师”以及神十四的顺利返航提供现场卫星通信支持及保障,充分检验了公司的技术实力与产品能力。
2022年,迅翼卫通强化了下一代平板阵列和相控阵卫星互联网系列产品的研发和供应链管控能力,扩展了多轨道相控阵卫星互联网终端的规模生产能力。
目前,迅翼卫通与国内外众多知名高中低轨卫星运营商、卫星服务提供商、卫星系统设备商、卫星系统集成商等建立了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并于2020年获得Intelsat公司认证,成为Intelsat FlexMove全球陆地移动业务的主要合格终端供应商之一。
1.主板首批注册制10家公司集体上市,“开门红”下隐藏着“闭眼打新”时代正式结束
今天,沪深交易所敲响全面注册制的第一道锣声:主板首批注册制10家公司集体上市了。首日开盘,10只个股全线上涨——涨幅最高为中电港,较发行价开盘大涨160.94%;最小涨幅为陕西能源,上涨了4.17%;其余个股涨幅均超过30%。至此,中国全面注册制时代迎来“开门红”。
此情此景,也攸关所有VC/PE机构的退出。不久前,北京一家头部双币基金由多位合伙人带队,组织数十家临近IPO的被投企业赴深交所交流。接下来,创投机构有望收获一波爆发式IPO,但那个“上市即赚钱”时代也在渐行渐远。
(1)上市首日,10只个股全部涨了,最高暴涨160%
全面注册制第一天,10只新股全线大涨,其中7股高开超40%,无一只新股破发。具体来看,中电港高开160.94%居首,登康口腔高开98.26%次之,柏诚股份高开79.16%位列第三,南矿集团、常青科技、海森药业、中重科技、中信金属、江盐集团则分别高开75.55%、62.97%、46.13%、45.67%、35.11%、30.41%;陕西能源涨幅最小,为4.17%。
股价“分化”背后的原因在于,全面注册制下上市交易规则有了新的变化——即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第6个交易日开始,恢复每日10%的涨跌幅限制。这也宣告新股上市“一字连板”时代结束,新股打新不再是无风险套利。
回顾这一次,显然上市速度更快了。沪深交易所官网显示,自今年2月20日主板企业平移启动之后,首批10家企业均在2月20日获得交易所受理,3月13日进入上市委会议审议环节,3月16日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3月27日起陆续开启申购。
从所属行业来看,首批上市的10家企业产业类型较为丰富。其中,陕西能源属电力及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中重科技、南矿集团属专用设备制造业,柏诚股份属建筑安装业,登康口腔、江盐集团、常青科技均属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而中信金属、中电港、海森药业则为批发业和医药制造业相关企业。在全面注册制下,沪深交易所主板将凸显大盘蓝筹定位,主要服务于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
更重要的变化是,主板全面注册制新股询价和定价取消了23倍市盈率上限。这意味着,市场化定价成为主旋律,“闭眼打新”成为历史。
从10家企业发行市盈率来看,陕西能源发行市盈率最高为90.63倍,中信金属发行市盈率最低,为20.21倍。而从发行价格来看,最高为海森药业,每股44.48元;最低值为中信金属,每股6.58元。
再看募资情况,沪市5只新股募资额区间为13亿元-33亿元,募资总额93亿元,略高于招股书中预计募投项目所需资金总额75亿元。其中,仅中信金属募资总额低于募投项目所需资金。深市情况也如出一辙,5家新股募集资金在7.56亿元至72亿元之间,4家企业实现足额募资,合计募资118.88亿元,也高于预计募资总额。
国泰君安证券则认为,参考科创板及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经验,相较核准制,注册制发行的效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均大幅提升,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周期有望加快,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将进一步畅通。
至此,一个全新的资本时代正风驰电挚诞生。
(2)VC/PE内部动员:抓住改革红利期,能上尽上
有些意外的是,主流VC/PE机构几乎“缺席”了上市首日。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首批上市的10家企业中,仅有4家企业有过融资历史——江盐集团、柏诚股份、中电港、登康口腔。进一步看,这4家企业背后投资方以国资机构和产业资本为主,包含厦门国贸股份、北汽产投、信达汉石、新潮集团、金源融信、大联大控股、中电创新基金、国风投、国家大基金、中电信息、中电坤润基金、温氏投资、重庆百货等,市场化VC/PE机构的身影并不多见。
但VC/PE已经行动起来。今年3月初,达晨财智举办了“投后企业走进深交所”活动,11家达晨已投企业走进深交所进行学习交流,期间就上市过程中材料准备、业务规范、信息披露等问题做了充分地咨询和探讨。
无独有偶,不久前北京一家头部双币基金也由多位合伙人带队,组织数十家临近IPO的被投企业赴深交所交流。此外,一家知名美元基金也开始研究起全面注册制上市规则,近期在内部邀请了券商资深人士,参与探讨全面注册制。
背后逻辑不难理解。回想2020年8月24日,深交所敲响了创业板注册制的第一道锣声。彼时,一位本土创投大佬就曾表示,注册制也是创投一次“去库存”机会,加快现有存量项目退出。“伴随着门槛调整,大家把以前符合上市的项目赶紧往外推,所以第一波可能会有很多人冲上去。”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全面注册制时代下,未来A股估值将会趋向港股化、美股化,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价差将有所缩小。“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后一次政策红利,一定要抓住,不要浪费这次机会。以后不会再有重大的改革,基本上已和国际接轨。”
因此,推动被投企业抓住全面注册制改革红利期,力求能上尽上,成为不少VC/PE当下工作重点之一。
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改革。正如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此前表示,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是A股市场的“成人礼”。这意味着创投机构投资企业“上市即赚钱”的阶段结束了。全面注册制下,二级市场估值将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这会倒逼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更加谨慎地选择标的。
国中资本首席合伙人、董事长施安平也强调,注册制打通了退出渠道,但是对于投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破除上市就能够挣钱的老思想。“全面注册制改革让我们尽早认识到,一二级市场套利已不复存在,上市轻松挣钱已经是过去式,真正考验投资人的是提前预判,对企业价值的挖掘和培养。”
(3)这一幕,深刻改变创投生态,等待退市潮。
对此嘉御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打了一个比喻,他将全面注册制改革类比为高考改革,“在这之后,我们不再以上市为目标,而是追求‘211保底,冲击985’,即是追求200亿市值,冲刺千亿市值。”
稍早之前,深创投集团总裁左丁在“上证圆桌”总结了全面注册制对于创投机构的挑战:
第一,创投资金退出时的收益可能不及此前。一级市场估值过高可能造成估值倒挂,企业上市后可能出现一级市场过高估值的“泡沫戳破效应”。这将导致创投机构很难依靠过去“Pre-IPO”的投资模式获利。
第二,上市新股市场走势分化。市值低于50亿元的公司占比高,上市所带来的流动性溢价可能不高,市场估值均值的回归趋势或进一步加快。
第三,对把握二级市场退出时机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周期性较强的行业企业而言,在“申报—发行—退出”期间,股价走势或经历较长时间的周期波动,这需要创投机构加强预判。
“一方面一级市场对热点行业、稀缺标的、优质资源的争夺将愈发激烈。另一方面,一二级市场套利模式失效、退市常态化也将加速机构优胜劣汰,推动行业回归价值投资本源。”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也向投资界补充道。
访谈中,多位创投大佬不约而同提到对于注册制的另一份期盼:“奖惩明确,进退有序”。“注册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提高违约成本。”多年前肖冰就提醒,一旦违约成本降低,可能会涌现出很多造假行为,要有严格严厉的处罚措施,震慑住企业实际控制人、担保人和中介机构。
与此同时,退市大潮的序幕拉开。万得统计显示,A股市场诞生至今仅有220余家上市公司退市。新华社报道称,在其背后,核准制下入口端的高门槛衍生了出口端的退市难,令A股市场长期饱受新陈代谢失灵之困。
如今,注册制改革在优化上市标准的同时,严格实施退市制度。
2.“双碳”背景下,中国储能产业最新股权投资格局解析
全球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长远愿景催生了蓬勃的绿色投资市场。根据Bloomberg数据,2022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的投资金额达到5,46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相应地,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及相关股权投资活跃度也不断提升。
(1)政策引导下储能相关基金阶梯式增长,2021年后大额基金频出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中共有接近60支基金将储能作为主要投资或关注领域,累计募集资金717.39亿元。从时间分布来看,2017年和2021年的募集数量和金额均出现大幅增长,且多数大额基金出现在2021年及之后,这与国家制定的“由示范应用向商业化初期阶段过渡”,以及“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的产业发展规划时间节点大体重合,反映出国家政策对于储能产业的引导性作用。
从基金管理人背景来看,参与设立储能领域基金的管理人背景比较多元,既有与电力或清洁能源相关的产业资本,如国家能源集团下属的中国神华、国华投资、三峡集团、宁德时代、保利资本、上汽投资、国网英大等;也有将储能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的地方国资背景管理人,如江苏省投资管理、深创投等;此外,也有将新能源、绿色低碳、储能等作为投资方向的市场化股权投资机构,如凯辉基金、源码资本、IDG资本等。
(2)产业投资呈阶梯式上升,年投资规模超过200亿元
投资方面,截至2022年9月,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对储能领域项目投资累计近400起,涉及投资金额约1,300亿元。储能领域项目投资在时间分布上的走势与基金募集情况十分相似,也呈现阶梯式上升特征。
2016年之前,机构在储能领域的投资布局有限,每年所投项目数量不超过20起,全年投资金额最多在10亿元水平,单笔投资金额也较少,市场整体情况较为平淡。2016年后,随着储能在国家能源规划中地位提升,与基金募集规模增加同时,市场中对于储能项目的投资显著增多,年投资项目数量达到40家,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2021年,储能领域投资项目数量和规模水平进一步抬升,年投资项目数量超过50家,投资规模在200亿元以上。
(3)多数投资投向电化学储能,投资机构偏好产业链中游项目
从储能技术方向上看,绝大多数投资投向了与电化学储能相关的项目,其中的绝大多数与锂离子电池相关,少数其他方向项目包括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水系电池等。股权投资市场对储能技术的选择基本上与储能市场中新型储能占比吻合,这一方面反映出当前锂离子电池在性能、价格和安全性等方面已较为贴合储能应用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储能技术路线仍存不确定性,多数机构对可能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技术路线仍持观望态度。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包括锂离子电池在内的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在电极材料、电解质和结构件等方面有所差异,但产业链基本具有相同环节,通常可被分为上游材料及零部件、中游核心系统集成和制造,以及下游的应用。
全部被投项目中,5.1%为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所涉足的综合性储能企业,15.5%为专注于上游相关材料和零部件制造的企业,35.2%专注于中游包括电池在内的储能装置的生产,24.3%的项目可以提供集成后的储能系统产品,5.6%为在产业链下游运营储能项目的企业。电化学储能领域中,投资布局向中游集中更为明显,超过70%的被投项目处于产业链中游,下游被投项目占比不足1%。
所有被投项目中接近半数有不同程度产品综合能力,其中既有实现从材料到储能集成产品布局的综合性企业,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也有整合上游材料与中游电芯生产,或在中游整合电芯生产与其他辅助系统,或可以集成多个子系统输出成套方案的集成厂商。
整体来看,储能装置和电池、辅助系统和材料是机构主要的投资领域。时间分布上,产业链中游项目始终是机构投资的重点产业链环节,除个别年份外数量占比基本保持在60%至70%之间,其中对专营电池和辅助系统的项目投资数量长期占据多数,这一定程度上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热度较高相关。2016年后,机构所投项目中由独立研发电池或管理系统进而延伸至储能系统生产的项目数量明显增多,反映储能产业逐渐形成单独的投资赛道。
从单个项目累计获投金额看,动力电池的发展对储能产业投资带动效应很大,累计获投规模较大的项目包括锂离子电池上游材料企业,或同时涉足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两个或多个行业的电芯企业。这也部分说明了锂离子电池储能何以成为当前主流新型储能技术:受益于各方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资金与科研资源的持续投入,国内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显著降低了锂离子电池成本,并积累了相应的生产与运营技术,为锂离子电池大规模应用于储能领域奠定基础。
从参与投资的机构来看,储能领域投资较为活跃的机构投资阶段都偏早期。其中部分是关注新能源较早的机构,此前主要布局动力电池产业链,在近年转向储能领域投资。如深创投长期关注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陆续投资分布式储能运营系统服务商库博能源、锂电行业科技型企业昆宇电源等项目。国投创新在2016年进入锂离子电池赛道,先后投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项目;2020年后在锂离子电池领域进一步加码,连续两轮投资蜂巢能源。类似机构还包括松禾资本和北汽产投等,均是较早时布局新能源车相关的动力电池领域,近年所投项目的业务扩散至储能领域。
近年在储能领域较为活跃的还有瞄准前沿技术应用的天使投资机构。例如,中科创星除布局传统锂离子电池赛道外,还投资了研发固态锂电池的卫蓝新能源、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中储国能等。英诺天使基金就关注储能系统运营中可以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技术,并对其他新型储能技术与锂离子电池储能的混合储能应用前景保持关注,目前已布局国润储能、云储新能源等储能技术和辅助系统项目。
整体上看,包括活跃机构在内的股权投资机构更加青睐生产储能装置或为储能系统提供关键辅助系统的中游厂商。
编辑:冯征昊(半导体芯片、激光器、新能源) 闫晨曦(复合材料、卫星通信、金融资本) 校对:王延韬 审核:侯晓鹏
(以上资讯主要来源于:OFweek、OFweek激光、OFweek太阳能光伏、今日半导体、半导体行业观察、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人、乐晴智库、未来智库、索比光伏网、集邦新能源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高工锂电、西安金融棒棒糖、复材网、大国之材、新材料在线、卫星界、国际电子商情、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玻纤复材、卫星与网络、全球一点通、硅谷网、清科研究、中国卫通、卫星与应用、中科创星、碳纤维生产技术、中国卫通、碳纤维研习社、实战财经、金融深度、华商韬略、战略前沿技术、投融界、投资界、中国汽车报、证券时报网、36氪、东方财富、中国证券报、新经济100人、投后管理研究院、新兴产业投资联盟、股权投资论坛、Wind资讯、搏实资本、中欧资本、国企混改研究院、机遇西安、米度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