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特尔宣布了多起投资计划,例如斥资250亿美元在以色列建设新工厂,预计将于2027年投产;计划在波兰建造一个新的半导体封装和测试工厂,投资额高达46亿美元。
根据最新消息,英特尔于当地时间6月19日又宣布了一项新的投资计划。据悉,英特尔已经与德国政府达成了合作协议,计划在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首府马格德堡建设2座晶圆制造厂,预计总投资将超过3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48.34亿元),而这也是德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外国直接投资。
据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英特尔于2022年11月获得了该项目的土地,预计第一家工厂将在欧盟委员会批准激励方案后的4-5年内投入生产。鉴于目前的时间表和投资规模,英特尔计划在这些设施中部署比最初设想的更先进的埃米时代技术。
此外,工厂初始建设阶段将产生7000个建筑工作岗位、约3000个永久性高科技工作岗位,并为整个行业生态系统中提供数万个额外工作岗位。
作为英特尔IDM2.0战略的一部分,2022年,英特尔宣布在欧洲扩张,计划投资330亿欧元建设半导体供应链,包括在法国建立新的研发和设计中心、以及爱尔兰、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等地的投资等,而此次签约的德国马格德堡项目亦是这些计划的关键部分之一。
据悉,通过在爱尔兰现有的晶圆制造工厂及其最近宣布的在波兰的组装和测试工厂、以及位于马格德堡的新晶圆制造工厂,英特尔将在欧洲打造首个领先的端到端半导体制造价值链。
值得一提的是,英特尔原本预计在德国马格堡进行价值170亿欧元的投资,最后则是将金额提高到300亿欧元。因此,对于原本德国政府可能提供价值68亿欧元的补助金额,双方在进行谈判之后,最后达成100亿欧元的最终金额。
6月19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上汽金控拟与恒旭资本、尚颀资本共同投资“上海上汽芯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采用投资子基金及直投项目的方式,重点关注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驱动下芯片相关的关键技术产品等。
根据公告,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60.12亿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60亿元,持有其99.800%份额;上汽金控认缴出资0.10亿元,持有其0.166%份额;恒旭资本认缴出资100万元,持有其0.017%份额;尚颀资本认缴出资100万元,持有其0.017%份额。
上汽集团表示,公司、子公司上汽金控参与投资本基金,主要是借助专业投资机构优势,通过专业化投资管理团队推动跨产业深度融合,完善芯片产业生态布局,加快汽车芯片的国产化推进,不断促进生态协同,持续保障产业链安全,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同时可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为公司及全体股东创造价值。
6月17日,中芯集成三期12英寸中试线量产暨第10000片晶圆下线仪式举行。
之前,6月1日,中芯集成公告称,其及子公司中芯先锋与绍兴滨海新区芯瑞基金签订《中芯先锋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之投资协议》,投资建设中芯绍兴三期12英寸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中试线项目(计划今年完成建设),主要生产IGBT、SJ等功率芯片,HVIC(BCD)等功率驱动芯片。
该项目总投资42亿元,用于建设一条集研发和月产1万片12寸集成电路特色工艺晶圆小规模工程化、国产验证及生产验证的中试实验线。
6月16日,美光科技在其官微宣布,计划在西安封测工厂投资逾43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收购力成西安资产。
据披露,美光科技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对其位于中国西安的封装测试工厂投资逾43亿元人民币。公司已决定收购力成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力成西安)的封装设备,还计划在美光西安工厂加建新厂房,并引进全新且高性能的封装和测试设备,以期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此次美光宣布的新厂房将引入全新产线,用于制造移动DRAM、NAND及SSD产品,以强化西安工厂现有的封装和测试能力。目前,美光筹备该项目已有一段时间,并已启动在西安生产移动DRAM的资质认证工作。
根据此前达成的长期战略协议,力成西安的设备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美光全资的厂房中运行,该协议目前已到期。美光预计此项收购项目将在大约一年内完成,但仍需获得中国监管部门批准。
据介绍,美光将向力成西安1,200名全体员工提供新劳动就业合同。新的投资项目还将额外增加500个就业岗位,使美光在中国的员工总数增至4,500余人。
6月7日,三安光电与意法半导体联合宣布,双方拟出资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8亿元)合资建造一座8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代工厂。同时,三安光电将在当地独资建立一个8英寸碳化硅衬底工厂作为配套,预计投资总额7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376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69.51亿。此次项目投入对该公司无疑是一笔巨资,那三安光电为何要斥巨资布局碳化硅?
01 LED外延芯片业务承压
三安光电成立于2000年,2007年完成借壳上市,目前已成长为国内LED芯片龙头,占据全国30%左右的市场份额,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及芯片产业化生产企业。
三安光电主要从事化合物半导体所涉及的部分核心原材料、外延片生长和芯片制造。其中LED外延芯片是公司起家业务,目前仍是其主要营收来源,2022年营业收入占比为40.31%。
LED,就是常说的发光二极管,最开始是用在照明上,后来在手机、电脑、液晶电视、汽车照明等方向逐步普及开来,后面还有植物照明、红外LED等新的市场。这个行业与面板行业很像,是典型的周期行业。
回顾来看,2009年至今,LED芯片行业经历了三轮周期,每一轮周期性变化都呈现出“技术突破/应用扩展-企业扩产/价格上涨-产能过剩/价格下降”的发展趋势。虽然三安光电已稳坐LED芯片龙头,但也不能避免其受行业周期的影响。
在经过2018—2019年的去产能、去库存和需求回暖,LED芯片行业的供需格局终于有了好转的迹象,2021年迎来了拐点,需求得到了快速回暖。
但行业景气度说没就没。随着上游产业扩产带来产能提前释放,加上下游需求不振的双重因素影响,相关公司均面临出货下滑以及去库存的挑战。三安光电自然也不例外,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仅增长19%,而归母净利润更是下滑65%。
到了2022年公司的LED外延芯片业务仍旧承压。2022年三安光电营业收入为132.22亿元,同比增加了5.17%;不过净利润为6.85亿元,同比下降了47.83%。其中LED外延芯片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8.46%,其中传统LED业务同比下降28.42%。
虽然三安光电早已开始布局Mini/Micro LED等新兴领域,但三安光电的转型略显缓慢。这些业务的增速高代表体量尚小,整体业绩滑坡意味着高端领域增长目前还无法对冲传统业务颓势。
02 碳化硅投资扩产热度较高
这并不是三安光电第一次对碳化硅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早在2020年6月,三安光电就在决定斥资160亿元,建设碳化硅等化合物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而三安光电对碳化硅领域如此大力度的投资或是看上了其广阔的前景。
碳化硅(SiC)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之一,相比传统的硅功率器件,SiC器件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和更高的击穿电压,使得它们能够承受更高的电压和电流,从而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高的效率。
目前碳化硅被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能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效率,解决“充电慢”和“里程短”的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是其主要应用市场之一。
在全球汽车电动化热潮下,碳化硅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的重要一员,碳化硅还被称为半导体界的“小红人”。
除了三安光电外,国内碳化硅厂商也在加大投资扩产。在衬底方面,天岳先进拟投资20亿用于募投项目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项目;碳化硅器件方面,士兰微正在推进定增事项,拟用7.5亿元建设SiC功率器件项目。
海外巨头也纷纷锚定了这一蓝海市场。博世近期计划通过收购美国芯片制造商TSI半导体,期望在2030年年底之前扩大自己的SiC产品组合;安森美半导体目前在安森美半导体美国、捷克和韩国都设有工厂,其中韩国工厂已经在生产SiC芯片。
据Yole数据显示,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10.9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62.9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4%。
03 产业正处于初级阶段
总体来看,碳化硅产业目前在全球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以三安光电为例,其第二大业务板块——集成电路业务,尚处于国产替代的研发阶段,盈利能力有待提升。2022年全年仅实现营收22.75亿元,占总营收比仅为17%,贡献较小。
一方面,目前海外有技术,能够将传统的硅做到和碳化硅SiC一样的性能,成本上还是有优势的。而且碳化硅晶原制备困难,成本过高且刻蚀困难,因此无法全面替代硅材料。
特斯拉下一代电动车削减碳化硅用量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降低成本,同时也可能是因为该车型的电力控制场景不需要使用SiC功率半导体。
另一方面,在整个碳化硅产业链中,衬底制备是技术难度最高的环节。目前碳化硅衬底市场是由欧美主导的,美国全球独大。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中信建投
根据Yole数据,2021年Wolfspeed(CREE全资子公司)、II-VI、Rohm(收购SiCrystal)三家占据全球89%市场份额。
而集成电路业务本就是重资产行业,产品的研发需耗费巨额资金。过去几年,三安光电的研发投入,基本都占营收10%左右。新技术的成熟,必然是一个重金投入的过程。
总的来说,三安光电斥巨资押注碳化硅(SiC)领域或是因其传统的LED外延芯片业务正承压,而碳化硅领域赛道前景广阔。
6月13日,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炬光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2023年公司将聚焦线光斑激光雷达发射模组技术路线,争取落地第二个线光斑量产项目,利用技术与成本优势使线光斑激光雷达客户2024—2025完成车规量产,实现业务增长、加固壁垒。
炬光科技在回复中称,公司在智能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应用领域,与全球车载激光雷达、AR HUD、智能车灯、智能车舱驾驶员监控系统等客户合作,为客户提供激光、元学元器件,以及模块、模组、子系统等汽车应用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炬光科技成立于2007年9月,在上游半导体激光元器件细分领域具备一定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公司正在向行业中游光子应用模块和系统及汽车应用激光雷达拓展。
2021年12月,公司IPO成功,于科创板上市并募资17.7亿元用于微光学应用、激光雷达发射模组产业化等项目。同年7月,炬光科技固体激光剥离线光斑系统在国内首次完成生产交付,标志着该系统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和光学调试的新突破。
2022年6月1日,炬光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在线光斑发射模组、面光斑发射模组上都获得了不错的商业进展,得到了综合性Tier1汽车行业客户以及部分初创型头部激光雷达公司的认可,建立了商业合作。在一些其他技术路线上(例如MEMS点扫描式激光雷达),针对部分初创类激光雷达企业,客户出于多方面原因也可能选择自研发射模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客户提供光学元器件。关于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的优势,炬光科技指出,公司基于上游核心半导体激光器元器件和激光光学元器件设计与开发中游发射模组,具有综合性的技术优势和壁垒,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今年3月15日,炬光科技表示,公司目前在线光斑扫描式混合固态雷达业务拓展上取得很多积极进展,目标在2023年前半年获得新的定点项目。
目前,炬光科技拥有半导体激光、激光光学、光学系统、汽车应用(激光雷达)四大业务,目前公司布局激光雷达已取得显著进展。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在激光雷达领域拥有典型客户德国大陆集团、Velodyne LiDAR、Luminar等,并与大陆集团签订了约4亿元的框架协议。
近年来,航空航天领域——包括商用和军用飞机、卫星、航天器、无人机和无人驾驶飞行器(UAV)发生了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了太空竞赛,其中许多公司需要创新的制造技术。
相比之下,新冠疫情造成的旅行限制对商业航空的影响,导致民用飞机制造率下降了三分之一。
2019年,欧洲是民用飞机和直升机生产(包括各种零部件和飞机发动机)的全球领导者之一,提供了约40万个就业岗位,创造了1300亿欧元的收入。虽然太空探索和国防基本上没有受到新冠大流行的影响,但民用飞机的生产制造却仍处于恢复阶段。
在2023年2月出版的《商业航空不确定性规划》(Uncertainty in Commercial Aerospace)中,知名咨询调研企业麦肯锡报告称,全球需要在2027年底之前消化掉建造9400架客机(主要是窄体喷气式飞机)的积压订单。但航空客运的未来增长、供应链和劳动力的健全性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制造商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以处理好积压的产品,并对未来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
激光加工提高生产率和保持低成本的能力,或将在实现航空航天工业的这种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激光加工——以切割、焊接、喷丸和钻孔等形式实现操作,已经成为了航空航天制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激光用于制造飞机机翼的襟翼、机翼紧固件、喷气发动机部件和座椅部件,也用于修复涡轮机、清洁或去除部件上的油漆,并准备好用于进一步加工的零部件表面。近年来,激光增材制造(AM)在航天飞行领域也越来越受欢迎。另外,市场希望提高航空航天部件的可追溯性,随之对激光打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激光切割和焊接
激光切割是一种快速、经济高效、精确的过程,可用于满足航空航天领域严苛的制造要求。
与传统加工相比,激光切割精度高,材料浪费少,加工速度快,成本低,设备维修少。此外,由于它可以快速方便地对加工进行任何必要的更改,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
激光可用于生产机翼紧固件零件、夹具零件、末端执行器零件、工装零件等。它同样适用于小型部件,如嫁接油垫圈和钛引气管道歧管,以及较大的部件,如排气锥。它可以加工各种航空航天材料,包括铝、哈氏合金(已与钼和铬等元素合金化的镍)、铬镍铁合金、镍钛合金、镍钛诺、不锈钢、钽和钛。
激光焊接也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作为传统连接方法(如粘合剂粘合和机械紧固)的替代方法。例如,在飞机制造中使用激光焊接轻质铝合金和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这些材料越来越受重视,并且在任何可能的地方都被用来取代铆接。激光摆动焊接等技术在油箱连接方面也取得了成功,提高了连接效率和强度,减少了返工,节省了大量成本。航空航天领域的其他焊接成功案例包括:将涡轮叶片的铸芯连接到盖板上;以及创造新型的轻型机翼襟翼,从而增加层流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并优化燃油效率。
与传统方法相比,激光焊接具有节省成本、减轻部件重量和提高焊接质量的潜力,目前市场上有几家制造商甚至开始考虑采用激光焊接来生产机身零件。
激光清洗
航空航天领域的制造商使用激光清洗来去除金属和复合材料表面的层,以便为加工做准备,去除涂层或腐蚀,并在重新粉刷之前去除大型部件或整个飞机的油漆。
在清洗过程中,激光被金属表层吸收和蒸发,从而实现了表面材料的烧蚀,同时对里层的材料几乎没有影响,并且不会对组件产生附带的热损伤。千瓦级的脉冲光纤激光器特别适用于快速激光清洗——它们可以对包括陶瓷、复合材料、金属和塑料在内的各种材料进行高效率、高精度的清洗。
近年来,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使用量增加了,因此将金属连接到复合材料上的需求也增加了。在航空航天制造中,粘合剂可以用来连接这两种不同的材料,为了建立牢固的结合,在使用粘合剂之前,必须仔细准备两个表面的加工。
激光清洗是理想的选择方案,因为它可以形成非常严格控制、可复制的表面效果,能够实现一致、可预测的粘合。传统上,这将通过破坏性的爆破技术或几种化学品的应用来完成。然而,激光清洗现在提供了一种一步的方法,不仅更具成本效益和生产力,而且对环境的影响也更小,因为不需要有毒化学品或爆破材料。激光清洗对部件的影响,也比传统方法温和得多。
当涉及到油漆剥离时,激光清洗金属和复合飞机部件也比化学剥离或爆破技术更有利。在其使用寿命期间,一架飞机可能会重新粉刷4-5遍,使用传统技术可能需要一周或更长时间才能从整架飞机上清除油漆。相比之下,根据飞机的大小,激光清洗可以将这个时间缩短到3-4天,它还使工人更容易接触到零件。此外,当用于除漆而不是化学剥离或爆破时,激光清洗可节省大量成本——每架飞机可节省数千英镑,因为危险废物减少了约90%或更多,降低了材料处理要求。
激光喷丸/激光冲击强化
金属部件内部的应力可能导致飞机部件(如喷气发动机的风扇叶片)的金属疲劳失效,这有可能造成损坏或伤害。这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激光强化(laser peening)的技术来缓解。
在这个过程中,激光脉冲被引导到一个高应力集中的区域,每个脉冲会在组件表面和顶部喷洒的水层之间点燃一个微小的等离子体爆炸。水层限制了爆炸,这导致冲击波穿透组件,并在其传播区域扩大时产生压残余应力。这些应力抵消了开裂和其他形式的金属疲劳。与传统工艺相比,激光强化可使金属零件的使用寿命延长10-15倍。
激光喷丸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LSP Technologies和空客公司共同开发了一种便携式激光强化系统,该系统最近在空客公司位于法国图卢兹(Toulouse)的维护和维修设施中进行了测试和评估。
Leopard激光喷丸系统将通过抑制由循环振动应力引起的裂纹出现、扩展来延长疲劳寿命。光纤光束传输的灵活性和定制工具使该系统能够激光照射飞机难以到达的区域。根据合作伙伴的说法,该系统是激光强化技术的一个突破,将推进其使用,包括延长喷气发动机叶片的寿命等等。
美国海军舰队准备中心东部(FRCE)最近也完成了激光冲击强化工艺的验证,该工艺已成功用于F-35B Lightning II飞机。FRCE使用该工艺来加强F-35B Lightning II的框架,而不增加任何额外的材料或重量,否则将限制其燃料或武器运载能力。这有助于延长第五代战斗机的预期寿命,第五代战斗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的短起降型。
激光钻孔
现代航空发动机大约有50万个孔洞,数量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制造的发动机的100倍。与此同时,飞机制造商也在生产越来越多的其他部件,这些部件有大量的铆接和螺钉连接的钻孔。因此在航空领域,激光打孔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为它提供了精确、可重复、快速和经济高效的过程。
例如,新的高功率飞秒激光系统正在开发中,用于在大型钛制HLFC(混合层流控制)面板上进行高效而精确的微钻孔,这些面板将安装在机翼或尾翼稳定器上。这些面板通过小孔吸入空气,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并降低了燃料消耗。
由于激光钻孔是无接触的,被加工的材料不需要像用传统工具加工一样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固定。无接触的另一个优点是不会产生刀具磨损,这在钻削CFRP组件的操作中代表了一个特别的优势。由于其硬度,CFRP组件会对传统工具产生非常大的磨损。激光钻孔也可以在非常高的速度下进行,因此热量的过度损害不会对正在加工的材料造成伤害。
增材制造
激光增材制造(AM)在航空航天工业中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这种技术中,激光熔化连续的粉末层来构建形状。一家位于加州的火箭公司最近甚至订购了两台12激光束的3D打印机,通过制造更轻、更快、更坚固的空间组件,使其太空任务更经济、更高效。
虽然许多项目仍处于测试阶段,但激光增材制造已经在两次火星任务中成功使用。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于2012年8月着陆,是第一个携带3D打印部件前往火星的任务。这是火星样品分析(SAM)仪器内的陶瓷组件,是正在进行的测试计划的一部分,以调查增材制造技术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美国宇航局的“毅力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降落在火星上,它包含11个用激光增材制造的金属部件。其中5个部件在“毅力”号的X射线岩石化学行星仪器(PIXL)中,该仪器正在寻找火星上微生物化石生命的迹象。这些部件需要达到非常轻的标准,以至于传统的锻造、模压和切割等技术无法生产出来。
美国宇航局(NASA)也一直在试验使用激光增材制造火箭部件。在一项研究中,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是用铜合金制造的。这种激光增材制造的持续发展导致该部件的制造成本大约是传统加工、连接和组装所需成本的一半,时间只有传统加工、连接和组装所需时间的六分之一。由于所使用的铜合金对红外激光器具有很强的反射性,美国宇航局(NASA)现在正在研究绿色或蓝色激光器如何提高效率和生产率。
虽然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但预计未来20年将会有所增长。
激光毛化
激光毛化在航空航天工业中也是一种非常新的应用。这种工艺中,超快激光被用来通过一种被称为直接激光干涉图样(DLIP)的技术在飞机表面上产生微纳米结构,这种技术被用来产生一种天然的“荷花效应”,其打造出来的纳米结构有助于防止表面污染,以及防止飞机上的冰积聚。
创新的光学将一个强大的超快激光脉冲分成几个部分光束,然后在被加工的表面上组合。当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产生的微观结构类似于由“柱子”或波纹组成的微观“大厅”。“柱子”之间的距离大约在150nm到30μm之间——这种结构意味着水滴不再湿润表面并粘在表面上,因为它们在表面上没有足够的抓地力。
这种材料对飞机的好处包括:增加了对水、冰和昆虫的排斥。这些都可以粘在飞机表面,并增加了飞机的抗风能力,从而增加了燃料消耗。应用这种激光纹理,将减少目前应用于飞机表面的有毒化学处理的需要,以避免结冰。众所周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老化,容易损坏。此外,用DLIP方法生产的激光结构可以持续数年,并且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2023年5月22日,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鸿氢能”)递表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这也是继去年11月递表后的再一次递表,最新数据更新至了2022年。
从招股书披露数据来看,国鸿氢能存在着明显的亏损大,回款慢等问题,国鸿氢能是否可以讲述出好的资本故事?
01 亏损超12亿,投资回报晚
国鸿氢能是中国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领先技术型氢燃料电池公司。
在招股书中,国鸿氢能提到:“2022年,中国发布首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氢能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同时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氢能将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出货量预期将于2027年底前达到25027.0兆瓦,自2023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9.2%。”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计,自2017年至2022年连续六年国鸿氢能均排名第一,按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计,国鸿氢能于2022年排名第二。
如此富有前景且位居行业头部的国鸿氢能,报告期内依旧没能解决亏损难题。
2020-2022年度,国鸿氢能实现营收2.27亿元、4.57亿元、7.48亿元;同期分别录得亏损净额2.21亿元、7.03亿元、2.80亿元。三年合计录得亏损净额12.04亿元。
对于亏损,国鸿氢能表示:“公司录得亏损净额,主要由于四项因素。一是截至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股份支付(来源于单一最大股东股权的股权交易)及股权激励计划;二是与9SSL燃料电池电堆许可相关的无形资产减值亏,损及存货减值亏损;三是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四是公司的业务规模于往绩记录期间持续扩大,因而导致相关开支增加。”
同期,国鸿氢能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2020-2022年度,国鸿氢能分别录得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0.87亿元、-5.61亿元及-2.61亿元。
国鸿氢能表示:“该板块为负的原因乃公司产生大量经营开支以支持业务发展,主要包括为公司的生产购买原材料及雇员福利开支增加。”
毛利率方面,国鸿氢能的整体毛利率由2020年度的3.5%增至2021年度的27.9%,公司表示:“主要由于未计提2020年9SSL燃料电池电堆许可减值亏损5740万元。”
整体毛利率由2021年度的27.9%减少至2022年度的21.2%,公司表示:“主要由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毛利率减少,此乃由于自第三方采购的额外部件(即储氢系统及电池)的利润率较低,该等部件与我们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一同销售,以提供更全面及随时可用的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及公司的存货及许可减值亏损增加。”
总体来看多项业绩指标,虽然在2021年有了提升,但进入2022年后,包括毛利率等多项指标在那都呈现出了下滑趋势,表现不及2020年。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氢能产业目前从规模和收益角度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没有进入完全市场化运营。氢能仍需要进行大规模投入研发和建设,因此上市可以为企业获得更充裕发展资金。”
据企查查显示,在递表之前,国鸿氢能已经经历了多次融资。2016年,中融鼎新投资、涌铧投资进行了战略投资;2020年,国鸿氢能开启C轮融资,领投机构为中车绿脉,跟投机构包括粤财创投、欣柯资本等多家机构;2022年,昌发展及凯鼎投资对国鸿氢能进行了战略融资。据不完全统计,国鸿氢能融资金额已超9亿元。
国鸿氢能在风险一栏中提到:“公司的业务属资本密集型,而公司未来融资的来源无法确定,且公司的营运资金在某些季度可能不稳定。”
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投资战线”拉的比较长是氢能企业明显特点。沈萌认为:“氢能企业代表了政策推动的一种未来选项,但如果投资者关注短期回报,那么氢能投资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
02应收账款及周转天数迅速攀升,回款能力弱
“为于该新开发及快速增长的市场取得长期成功,公司一直专注于产品开发、研发及客户群增长,而非寻求短期财务回报或盈利能力。由于成功实施我们的增长策略,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经历了强劲的业务增长。”国鸿氢能表示。
以客户数为例,国鸿氢能的客户数目由2020年度的38名增加至2021年度的57名,并进一步增至2022年度的74名。国鸿氢能提到:“尽管公司的客户基础有所增长,公司仍致力挽留现有客户。例如,202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产品的所有主要客户中的绝大部分在2022年仍然为我们的客户。”
但在客户端方面,国鸿氢能仍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报告期内,国鸿氢能大部分收入来自有限的客户。2020-2022年度,分别有95.7%、88.1%及84.9%的总收入来自国鸿氢能的五大客户。
国鸿氢能对此在招股书中提到:“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规模相对较小,市场集中度高。”
《港湾商业观察》发函联系了国鸿氢能,询问公司未来如何抢占更多市场份额降低该风险,暂未收到回复。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国鸿氢能近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有所升高。国鸿氢能提到:“公司面临客户的信贷风险,未能及时收回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国鸿氢能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2.88亿元、6.47亿元及11.63亿元。同期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495天、430天及521天。
6月9日,欣旺达创始人王明旺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欣旺达超低温钠离子电池计划在明年量产,其能量密度为160Wh/kg,完全满足A00级、A0级、A级等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
王明旺介绍,欣旺达钠离子电池具有高安全、高倍率放电、高能量密度、耐超低温的“三高一低”特色。具体看来,欣旺达钠离子电池实现了贯穿针刺不起火、不爆炸,过充160%SOC不起火、不爆炸,耐受180°C不起火、不爆炸;10C放电容量保持率90%以上;重量比能量160Wh/kg、体积比能量320Wh/L;零下40°C行驶无忧。该电池不仅适用于BEV,也适用于PHEV。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在低温放电性能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在低温环境下,能量输出急剧下降,车辆的续航里程严重缩水,在零下20°C续航里程缩水超过40%,在零下40°C续航里程缩水超过80%。欣旺达开发超低温钠离子电池为了解决这个痛点而来。
据透露,目前欣旺达超低温钠离子电池在B样开发阶段,与四家国内主机厂及一家国际主机厂联合开发超低温钠离子电池包,2023年Q4进行装车验证,第一代产品计划在2024年Q3批量投产。
钠电风起
来自GGII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钠离子电池产业链投融资金额约为200亿元,而在2023年前4个月,钠电产业链投融资总额就已经超过150亿元。
ICC鑫椤资讯最新发布数据则称,截至2022年底钠电池产能仅2GWh。ICC鑫椤资讯预测,到2023年底,预计钠电池产能将增加至21GWh,同比增长950%。
这是2023年被称之为钠电元年的一个具体体现。
展望更长远的未来,中研产业研究院预测显示,预计2025年国内钠电池需求有望达到32.9GWh,对应市场空间约203.7亿元;预计2027年国内需求有望达到137.3GWh,对应市场空间约824亿元,其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1.3%。
据了解,钠电之所以被市场一致看好,在于钠电池相较于锂电和铅酸电池在性能和成本之间取得了平衡。
从成本看,钠电池采用铁镍锰基正极材料,材料成本约锂电三元正极材料的一半,整体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低约三分之一;从性能看,钠离子电池远超铅酸电池,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20-160Wh/kg,是铅酸电池的3-5倍,电池循环寿命为2000-4000次,远高于铅酸电池300-500次的循环寿命。
除此之外,钠电池还具有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好、充电速度快等特性,应用场景广泛,如两轮车、三轮车,A00级、A0级、A级新能源车、风光电储能、便携式储能、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等。在以上应用场景中,钠离子电池所具备的成本性能优势,将推动其对铅酸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持续替代。
在企业布局方面,目前国内外已有超过三十家企业在进行钠离子电池研发及产业化布局,主要包括英国Faradion公司、法国Tiamat公司、美国Natron公司、我国的宁德时代、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比亚迪、鹏辉能源、传艺科技、维科技术、立方新能源以及欣旺达等。
目前钠离子电池处于小规模的产业化前期,中科海钠的圆柱型钠离子电池已经量产,宁德时代与奇瑞汽车联合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量产和装车,比亚迪搭载钠离子电池的海鸥汽车计划在2024年上市。
欣旺达的钠电之路
据了解,欣旺达从2019年就开始钠离子电池的研发。2019年3月,欣旺达与南开大学陈军院士团队合作设立欣旺达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同研究新型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关键材料与技术。
在院士工作站的平台基础上,于2021年7月,成立了南开大学—欣旺达先进电池联合实验室,双方围绕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与技术,开发高容量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长寿命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低成本硬碳负极材料和先进电解液,最终形成一个性能优异的电化学储能体系。
2022年欣旺达与容百科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单位共同承担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产业化项目:“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2022年11月,在一次答投资者提问时,欣旺达曾首次透露关于钠离子电池产品推进进程。欣旺达当时称,“低成本、宽温域钠离子电池产品开发项目”和“新型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研发”等,相关项目主要研究和开发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新型量产工艺、低制造成本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尽快实现公司钠离子电池的大规模生产及应用。
目前,欣旺达在钠离子电池材料、补钠技术、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等方面已申请专利40多项。其主要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实现了超低温放电、超高安全性能、高倍率放电、高能量密度的产品目标。
正极材料方面,欣旺达通过调控材料成分比例,能量密度提升10%;通过最密堆积填充,压实密度提升15%;通过增加活性晶面占比,大幅度提升电池动力学性能;通过材料表面快离子导体包覆,同时提升了材料表面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
负极材料方面,欣旺达通过孔隙调控,提高克容量;通过表面修饰,降低反应阻抗,提升低温性能;通过优化颗粒设计,提高压实密度。
电解液方面,欣旺达开发新型钠离子电解液,在负极形成均匀、稳定且导离子能力优异的SEI膜,降低钠离子在SEI中电荷转移的势垒,同时采用低熔点、弱极性溶剂,在低温下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和低的脱溶剂化能,实现了低温下钠离子的快速传导,大幅度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超低温放电性能。
关于欣旺达
欣旺达创立于1997年,201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历经20余年发展,形成了3C消费类电池、电动汽车电池、能源科技、智能硬件、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检测等六大产业群,致力于为社会提供绿色、快速、高效的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
2011至2022年,欣旺达的营收实现了50倍的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86%。
欣旺达位列全球手机电池Pack出货量第1名;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32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08位。
动力电池方面,位列2022国内三元装机量TOP3、2022国内总装机量TOP5、2022全球总装机量TOP9。
欣旺达闪充电池1.0版本已于今年2月份量产,2.0版本也已经与多家国内头部车企进行深度合作,通过技术升级,在实现超快充的前提下,可以实现零下20度环境下能量保持率达90%。
欣旺达能量密度大于500Wh/kg的金属锂电池计划于2025年完成B样,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7年完成B样。
6月15日,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新能”)首次公开发行通过上市委会议,成为今年过会的第150家企业。
据悉,华电新能首次公开发行拟募集300亿元。其中,约210亿元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约9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如顺利上市并达成募资金额,将刷新此前三峡能源227亿元的募集金额纪录,成为A股新能源行业最大规模的IPO。
中国华电新能源平台
资料显示,华电新能的前身是华电(福清)风电有限公司,由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电福新”)出资设立。
彼时,中国华电主要的新能源平台还是华电福新,后者也成功在2012年登陆港股,并在上市后实现了规模及经济效益的跨越式发展。
2020年,为推动新能源发展提速,加快实现低碳转型,华电福新自港股退市,并以华电新能为新能源整合平台,强力推动中国华电系统内新能源资产重组,打造新能源发展新引擎。
2021年,华电新能完成增资引战,成功引入13家战略投资者,构建起涵盖国家级产业基金、产业投资者龙头、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地方重要产业投资平台以及实力雄厚的财务投资者的股东结构。
2022年3月,华电新能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筹划在A股上市。今年3月3日,华电新能IPO申请被上交所受理,3月14日通过问询,6月15日过会,整体进展较为顺利。
业绩高速增长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华电新能的主营业务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华电新能新能源装机规模方面市占率超过4%,其中风电装机规模市占率超过6%,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市占率超过3%,储备的已通过发改委备案的项目装机规模已超过75GW。
2020年至2022年,华电新能分别实现营收165.07亿元、216.68亿元、244.5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79亿元、72.51亿元、84.58亿元。
2023年1-3月,华电新能实现营业收入72.56亿元,同比增长26.12%;归母净利润28.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65%。业绩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市值或突破2000亿元
华电新能上市后的表现,则可以将三峡能源作为参考。
2021年6月,三峡能源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每股发行价为2.65元,首日股价大涨44.15%,市值突破1000亿元。同年实现营收155亿元,同比增长36.98%;归母净利润56.34亿元,同比增长56.02%。
2022年,三峡能源实现营收238.12亿元,同比增长45.04%;归母净利润71.55亿元,同比增长11.07%。
截至6月16日收盘,三峡能源每股收于5.34元,总市值为1529亿元。
不难发现,华电新能无论是在营收,还是归母净利润上,都要高于三峡能源。
而从上市时机来看,三峡能源上市时正处于光伏上游硅料价格上涨阶段,光伏项目投资收益率持续下滑。
华电新能大概率会在年内上市,近期正值硅料价格大幅下滑,组件价格已经低至1.5元/W以下,光伏项目投资收益率显著提高,或许会让投资者对华电新能未来的业绩有更高的预期。
光威复材:产品通过C919客机PCD验证,但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根据公司与投资者互动交流信息显示,光威复材公司的碳纤维及阻燃预浸料产品已通过C919大型客机PCD验证并获得预批准,是大飞机相关材料的国产配套供应商。此外,公司配套各款无人机的复材制件业务目前配合总体单位顺利推进中。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公司定型CCF700G业务不在目前执行中的所谓大合同范畴,也不在非定型范畴,是在与A客户间发生的、大合同外的业务范畴。
2023年公司将会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如风电订单下降、民用碳纤维降价、包头碳纤维项目延期、T800H迟迟尚未完成验证等,公司将会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实现公司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中简科技: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但总体规模较小
根据公司公开的信息显示,目前公司主营的ZT7碳纤维是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场景定制的系列产品,在售价上与业内通用型纤维的可比性不强。
结合中复神鹰西宁2.5万吨高端纤维投产及在连云港3万吨基地的建设,目前公司建设相对保守,如三期项目仅规划了三条线总共600吨/年,而按照12K规格计算规模为1500吨/年。
从公司层面回复可知,产线规模设置主要是基于应用领域的需求,而稳健和积极的应对市场需求开展项目建设是对投资者和公司未来发展的负责。此外,这3条产线均为柔性线,可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灵活安排生产;目前百吨线和千吨线批量生产产品为3K的ZT7系列碳纤维;三期项目首条产线正在生产,所产产品供某客户取样检测。
吉林碳谷:年度订单已达10万吨,但利润有所降低
根据公司与投资者互动交流信息显示,吉林碳谷2023年大中小丝束在手订单已经达到10万吨,而根据历史数据,实际销售量不会有大的波动。
但公开数据显示,公司吨收入已经从2022年的3.8万元/吨下降到2023年Q1的3.5万元/吨,而吨成本为2.3万元/吨则保持不变。基于此,公司后续会在持续创新方面加大力气,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提质增效降成本,公司采取了如下降成本措施:设备国产化;坚持自动化和智能化产线的建设,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油剂国产化;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不同的客户,定制化原丝的产品;通过优化工艺生产线,提升工艺技术,不断创新降低公司生产成本。
目前,公司正在致力于碳纤维原丝领域实现全牌号及全规格的发展方向,持续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自身竞争标杆定位于比肩国际一流公司,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企业。公司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及行业整体动态,已经计划推进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
在主要客户方面,公司原第一大客户宝旌系,其在绍兴柯桥建设的原丝项目已在5月结顶,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公司2022年第三大客户新创碳谷系,自建原丝也预计今年投产。这两大客户占去年公司销售比例超过35%,后续随着各自原丝产线陆续建成可能会影响公司销售,甚至会成为竞争方。基于此,公司指出作为国内主要的原丝供应商,公司会高度关注整个碳纤维格局的变化,而且公司目前具备技术、产品、成本与市场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普通金属材料逐渐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汽车轻量化、载人航空航天等无不促使着我们加快探索新材料的脚步。由此连续纤维增强热塑复合材料和热固复合材料的成功问世解决了人们对于材料的特殊需求,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积极投身于种复合材料的研发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复合材料顾名思义就是把不同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从而使材料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特性。
说到复合材料,就必须提到“预浸料(预浸带)“了。预浸料俗称模塑料,是用树脂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浸渍连续纤维及其织物而制成的组合体,是制造复合材料的中间体。根据选用树脂的种类可以分为热塑性预浸料和热固性预浸料根据选用树脂的类型分为:环氧预浸料、聚酰胺预浸料、酚醛预浸料、氰酸酯预浸料、聚砜预浸料、聚醚预浸料等;根据增强材料类型分为: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芳纶纤维预浸料、玄武岩纤维预浸料、硼纤维预浸料等:根据增强材料结构型式可分为:单向纤维预浸、短切纤维预浸料、织物预浸料等。
热塑性与热固性预浸料的区别
热塑性预浸料是复合材料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等),已预先浸渍了热塑性树脂。用于热塑性预浸料的常见树脂包括PP,PET,PE,PPS和PEEK。热塑性预浸料可以单向胶带或编织或缝合的织物的形式提供。热固性预浸料和热塑性预浸料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热塑性预浸料在室温下是稳定的,并且通常没有保存期限。这是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之间差异的直接结果。
预浸料复合材料制造中更常用的是热固性预浸料。使用的主要树脂基质是环氧树脂。将其他热固性树脂制成预浸料,包括BMI和酚醛树脂。使用热固性预浸料,热固性树脂从液体开始,并完全浸渍纤维增强材料。精确地从增强物中去除了多余的树脂。同时,环氧树脂经历部分固化,从而将树脂的状态从液体改变为固体。这就是所谓的“B阶段”。在B阶段,树脂被部分固化并且通常发粘。当树脂升高到高温时,它通常会在完全硬化之前短暂回到液态。固化后,处于b阶段的热固性树脂现已完全交联。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高铁、汽车、渔具、赛艇等领域。说完预浸料,下面我们将介绍四种加工工艺。
复合材料制品加工工艺
热压罐成型:将预浸料按铺层要求铺放于模具上,并密封在真空袋中后放入热压罐中,经过热压罐设备加温、加压,完成材料固化反应,使得预浸料胚件成为所需形状且单面光滑的工艺手法。适合产量不大、面积或体积较大、型面复杂的构建。
真空固化炉成型:原理类似热压罐成型,优点是体积大,可生产更大满级或体积的构件,也可同时放入较多中小型构件,使得单个产品的成型成本低。
高温模压成型:该工艺是将预浸料裁剪成所需的形状或手工叠成所需造型,将胚料放入模具中,经加温、加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
感应加热成型:该工艺是通过热源直接接触模具,使得模具快速升温,达到成型固化条件。原理类似于高温模压工艺,但不受模压设备尺寸限制,可制作大型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构件。
预浸料应用领域
热固性树脂技术成熟,性能稳定,是目前预浸料主流的基体树脂,随着高性能碳纤维品种与质量的突破,以及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制造技术的提高,特别是国产大飞机产业的形成,高端预浸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必将会有大幅度提升,航空领域预浸料的供应将会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目前我国预浸料行业还处于成长阶段,行业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我国新材料进入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我国预浸料产业将会保持稳定增长。
在新能源领域,风电叶片、光伏多晶硅坩埚以及碳纤维缠绕气瓶等多个相关次级市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相对普及,并不断通过技术进步增加其应用比重,进而成为了带动碳纤维需求快速增长的“压舱石”。以氢能产业的不断发展为例,诸如氢能汽车、氢能重卡、物流车甚至列车等的陆续下线,直接催生带动了一大批的碳纤维车载缠绕气瓶的需求。
在汽车领域,无论是传统燃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车身、车架、传动轴等重要部件都迫切需要新材料减重降耗,碳纤维是其中的最佳选择之一,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端新车型越来越多,汽车领域对预浸料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预浸料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航空航天的轻质化、高速化,轨道交通的轻质化、阻燃化,电子电器的高集成化的迅速发展,复合材料的阻燃性、力学性能、耐热性、尺寸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预浸料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未来,预浸料将往以下方向发展。
开发新型热熔预浸料体系。预浸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溶液浸渍法和热熔胶膜法,目前以溶液浸渍法为主。溶液浸渍法是将纤维或织物经过树脂溶液浸渍后,将树脂中的溶剂挥发掉,并使预浸料达到B阶段的工艺;该法生产设备投入少,缺点是预浸料树脂含量难以精确控制,大量溶剂挥发,形成环境污染。热熔胶膜法是首先将熔融的树脂制成均匀平整的胶膜,而后将胶膜与纤维或织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复合浸渍,得到合格预浸料;此工艺优点是树脂含量控制精确、挥发份少,无环境污染。为此,开发新型热熔预浸料体系变得越来越迫切。
室温长储存期。为了降低先进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除采用各式各样的新技术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力发展低温低压固化的树脂体系。如果在不提高固化温度的情况下延长树脂及其预浸料室温下的使用期,不但不用建立大型的冷藏设备,而且也不用对现有的制件成型设备进行改造。这将大幅降低先进复合材料在制造和使用中的储存及工艺成本。
高性能化。“轻质化、长寿命、高可靠、高效能、高隐身、高突防、低成本”是新一代飞行器的发展目标,对预浸料的轻质高强、耐高温、抗烧蚀性、高力学强度、高介电性能、可设计性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电子产品向着高速化、高频化方向不断发展,同时对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覆铜板用预浸料,具有高耐热性、优异的介电性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JEC集团内容、市场和传媒副总裁尼莉·巴伦在最近发表的题为《JEC观察家:2022-2027年全球复合材料市场概览》的文章,介绍了当前全球复合材料市场的发展状况,并按地区和应用行业分别对2027年前的增长进行了预测。
截至2022年底,全球市场估计消耗了1270万吨的复合材料(用于生产复合材料零部件),这相当于产生了41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并衍生出1050亿美元的下游组件市场价值。
全球复合材料市场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按市场容量划分,亚洲占据了全球47%的份额,为全球最大市场,美洲占比为29%,而欧洲、中东和非洲占24%。
新冠疫情对复合材料行业产生了影响。JEC观察家数据显示,2020年以后,其复合年增长率从2010-2019年的4%降至3%。然而,JEC观察家强调,除了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外,复合材料的所有其他应用领域“已从疫情中恢复,甚至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
复合材料行业的增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推动:潜在应用和地缘市场的增长,传统材料被复合材料替代的速度,以及复合材料特定应用领域的发展。关于复合材料市场的推动因素,JEC观察家预计,未来的复合材料增长将因地理区域而异:
·亚洲的增长速度将领先任何其他市场,年增长率预计为4%左右。
·北美市场年增长率预计约为3-4%。
·欧洲市场的增长相对较低,约为每年1%或2%。
JEC观察家强调,自2010年以来,亚洲在复合材料行业呈现持续高增长态势,而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中国市场在2010-2019年间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目前市场容量占到了亚洲市场59%的份额
从应用领域来看,电气电子行业预计将持续引领亚洲市场的增长,占比约20%。当前,中国大部分碳排放来自煤炭发电(2021年,煤电占中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63%),如果中国在减碳方面持续发力,能源(尤其是风能)也将继续成为重要的推动因素。
本田飞机公司(Honda Aircraft Company)是一家旨在采用航空领域最新创新技术制造飞机以改变出行方式的航空公司。每架本田喷气式飞机都使用尖端技术来满足各种需求。
6月13日,该公司宣布将把HondaJet 2600概念飞机进行商业化,这是一款全新的轻型喷气式飞机,首次亮相于2021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商务航空展会(NBAA-BACE)。该公司还表示,其目标是在2028年实现新型轻型喷气式飞机的型号认证,这是本田飞机公司的一条新产品线,将与其现有的超轻型喷气式机型HondaJet Elite II一起生产和销售。
本田飞机公司已经确定了新型轻型喷气式飞机的关键供应商,与Aernnova公司就航空结构和部件、Garmin公司就航空电子设备、Spirit AeroSystems公司就机身和Williams International公司就发动机签订了战略供应商协议。根据总部位于美国堪萨斯州威奇托市的Spirit AeroSystems公司日前发布的消息,这款新型轻型喷气式飞机机身结构使用复合材料打印完成,而且还包含一个复合材料粘合框架。
自2021年NBAA-BACE推出以来,这款新的轻型喷气式飞机项目获得了积极的市场反应。新型飞机将通过提供中型喷气式飞机体验,超越典型轻型喷气式飞机的性能、舒适性和效率。它被设计成世界上第一架能够不间断地穿越美洲大陆飞行的轻型喷气式飞机,机舱安静宽敞,适合长途旅行,最多可容纳11名乘客。这架飞机也是为单人操作而设计的。
此外,基于本田飞机公司减少碳排放的承诺,新型轻型喷气式飞机将提供无与伦比的燃油效率,与典型的轻型喷气机相比,燃油效率提高20%,在执行典型任务时,燃油效率比中型喷气机提高40%以上。
2021年10月,本田飞机公司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21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商务航空会议和展览会(NBAA-BACE)上举办的一场特别活动上推出了其HondaJet 2600概念公务机。这是一款具有中型公务机级别的性能优势的轻型公务机,它将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机身,以及本田飞机公司的机翼上发动机安装架(OTWEM)配置,并在机翼和机身机头采用了自然层流(NLF)技术。
HondaJet 2600概念飞机的目标航程约4862公里,巡航速度约833公里/小时,将成为全球首架能够不间断地穿越美洲大陆飞行的轻型喷气式飞机。
HondaJet 2600概念飞机的设计融合了更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系统,使几种类别领先的技术能够增强飞行员的能力,降低工作量,提高安全性。亮点包括:自动油门、自动刹车、高级转向增强系统(ASAS)和跑道超限感知和警报系统(ROAAS)。
此外,飞机上的几个系统都采用了更精确的电气结构,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控制,从而提高了飞机的集成度。这些设计改进还简化了系统,从而使重量更轻,可靠性更高,并且在飞机的使用寿命期间更容易维护。
6月15日13时30分,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吉林一号”高分06A系列卫星、“吉林一号”高分03D19-26星、“吉林一号”平台02A01-02星及“霍尔果斯一号”、“哈测农遥一号”等41颗卫星,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记录。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使用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两级运载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3吨,具备发射不同轨道要求单星、多星的能力。本次发射的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所属长城公司作为总承包商提供发射服务。长二丁火箭研制队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在有限的整流罩空间内合理布局、选用最优分离方案等,确保41颗卫星安全、准确入轨。
西安航投“秦岭小卫星星座”系列卫星(“吉林一号”高分03D20-26星)是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航空航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轻小型高分辨光学遥感卫星,是“秦岭小卫星星座”继“西安航投8号”后发射的又一批7颗卫星,主要应用在秦岭保护、环保监测、农业林业、应急管理等领域,可提供更高分辨率、更短重访周期的影像数据服务,为秦岭保护发挥重要作用。“吉林一号”高分03系列卫星作为长光卫星第三代卫星技术研发星,是公司践行批量化生产理念的重要成果,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重量、高指标的特点。
“金紫荆”37-38号星(“吉林一号”高分06A17-18星)属于轻小型高分辨光学遥感卫星,是香港航天科技集团规划的“金紫荆”星座中的组网卫星,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卫星遥感服务和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吉林一号”高分06系列采用了新一代高性能成像技术和全自主研发的中心机系统,在有效提升卫星成像动态范围和系统集成度的同时,重量、体积大幅降低,具有快速批产、智能运行、图美价廉的“快智廉”优势。
“霍尔果斯一号”卫星是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航天(新疆)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高分辨光学遥感卫星,是霍尔果斯卫星星座的首发卫星。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霍尔果斯一号卫星”的主要用户之一,该卫星将用于开展农林业生产、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城市综合治理、国际文化交流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卫星应用,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贡献力量。“霍尔果斯一号”卫星作为“吉林一号”星座后续批产星的首颗技术验证星,具备高分辨、高速传输、高机动等特点。
“哈测农遥一号”是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黑龙江工程学院、时景(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我国首颗面向数字农业的轻小型高分辨光学遥感卫星,该卫星可为农业资源调查、农作物动态监测、农业环境及农业品质监测、农业生产监管、农业保险、农业区域发展规划等领域提供高分辨率影像数据支撑,助力构建全国农业长期观测体系,实现农业工业化、数字化、标准化高水平发展。
“吉林一号”平台02A01-02星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自研的低成本、高承载、高分辨率共享型遥感卫星,其设计理念区别于传统的卫星平台,卫星具有独立的业务能力,通过搭载服务与搭载用户共享卫星平台资源,分摊卫星研制成本,提高卫星效费比。在搭载载荷方面,两颗卫星上均搭载了公司自研的激光通信载荷,用于验证星间及星地高速通信技术。
此次发射的41颗卫星(包含36颗“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组网遥感卫星)入轨后,将与在轨的72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至此,“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增至108颗,标志着“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组网工程成功实现“百星飞天”的阶段性目标。以现有在轨卫星测算,“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35~37次重访,可为农业、林业、气象、海洋、资源、环保、城市建设以及科学试验等领域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对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任务是“吉林一号”卫星工程的第25次发射。
6月9日10时35分,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一星”方式,将中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通信试验卫星“龙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龙江三号”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是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低轨宽带通信试验卫星,突破了再生式低轨星地高速通信、平板式卫星平台等关键技术,在轨验证终端直连、星上再生处理、网络功能切片以及星地融合通信等卫星通信技术,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基于“龙江三号”试验卫星的研制,工大卫星已形成适应批量化生产、自动化组装、堆叠式发射的千瓦级平板式卫星平台,可为通信、雷达等卫星提供平板式型谱服务,为卫星的批量化制造和大规模星座的快速部署提供支撑。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快舟一号甲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属航天三江旗下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主要为300公斤级低轨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具有飞行可靠性高、入轨精度高、准备周期短、保障需求少、发射成本低等特点。
2022年3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银河航天研制的六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六颗卫星在轨与银河航天首发星共同组成了国内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
近日,来自银河航天和多家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搭乘“电科1号”综合试验船,赴南海海域完成了对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的首次远海测试。该测试旨在验证高低轨卫星、无人机协同通信覆盖能力,为未来远海实现更高质量网络通信积累数据。
6月13日,工作人员在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低轨信关站调试低轨卫星信号接收设备。在此次测试中,该设备用于接收远海回传信号。
安装在“电科1号”综合试验船上的船载低轨卫星互联网终端。在此次测试中,该终端用于与低轨卫星进行无线通信。
产业布局和发展决定了城市的发展。近期,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陕西省重点产业链第二批拟确定名单。20个产业链,共47家企业。同时,陕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新增太阳能光伏、煤制烯烃芳烃、乘用车(新能源汽车)3条产值规模上千亿元重点产业链。两则关于陕西重点产业链的最近动态,不仅意味着陕西产业变局正在发生,更意味着未来巨大的产业蓝海投资市场和机会,新一轮投资陕西的机会来了。
(1)三条千亿级产业链
2021年,陕西围绕六大支柱14个重点产业领域,筛选出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数控机床、光子、航空、重卡等23条重点产业链。后续又新增白酒产业链,陕西省级重点产业链再度“扩容”。目前来看,陕西24条重点产业链已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明显成效。
据了解,经过近两年的“链式”发展,陕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新增太阳能光伏、煤制烯烃芳烃、乘用车(新能源汽车)3条产值规模上千亿元重点产业链。分别来看上述“晋级”产业。光伏产业是陕西聚力打造的重点产业链之一,其以隆基绿能,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凌美畅”)等为代表的光伏“龙头”不断在地方扩产,吸引配套企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以隆基绿能为例,仅2023年以来,隆基先后在陕西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和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以及硅棒、电池产能项目,累计拟投资额超过6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龙头企业的不断“重注”下,陕西也着力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为主体的产业高地,形成了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光伏产业发展集群。
煤制烯烃芳烃产业是指以煤为原料,通过煤气化技术进行烯烃芳烃的合成,也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和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陕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发展煤制烯烃技术意义重大。目前,陕西煤业、延长石油等能源龙头企业在煤制烯烃芳烃领域均有布局,且上游原材料资源充足,叠加高端煤化工产品的稀缺优势,此番产值“晋级”千亿产业集群亦在情理之中。
最后来看乘用车(即新能源汽车)产业。比亚迪、吉利等大型新能源车企在陕加速投资,同时配合对当地能源禀赋、政府政策支持、配套保障等,其带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影响着陕西工业产值,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仅2023年1~4月,陕西省汽车产量为39.5万辆,同比增长19%,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产值增速32.1%,增加值增速34.2%,拉升全省规上工业经济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8.2万辆,同比增长49%,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占全国新能源产量的13.0%。龙头企业的深耕及相关配套产业链的丰富和完善,支撑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过千亿产值大关,直接拉动了陕西工业产值的增长。
(2)“链”式布局
显而易见的是,上述重点产业链的“晋级”,与陕西当下布局“链”式发展带来的产业集聚集群效应脱不开关系。早在陕西明确23条重点产业链之初,就在主体责任层面进行制度创新,推动实施“链长制”。各产业链的“链长”作为牵头人,主要负责统筹协调,推动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每个产业链建立一个工作专班、制定一个提升方案和全景图谱、组建一个专家团队。其中,数控机床、光子、航空等11条标志性重点产业链由省级领导担任“链长”,其他12条重点产业链由相关省级部门领导担任“链长”。同时,每条产业链梳理1—3家“链主”企业,第一批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于去年认定,全省共75家企业成为23条重点产业链的“链主”。其中,秦川机床为数控机床产业链的“链主”,陕汽、法士特为重卡产业链“链主”企业,比亚迪、吉利等为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链主”,宝钛、西部超导、西部材料等5家企业为钛及钛合金产业链“链主”,隆基、拓日新能源等4家为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链主”企业。
而今,陕西公示重点产业链第二批链主企业拟确定名单。涉及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光子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新型显示产业、传感器产业、航空产业、民用无人机产业、输变电装备产业、商用车(重卡)产业、钛及钛合金产业等20个产业链,共47家企业。从名单来看,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新增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输变电装备产业链新增西安中车永电电气有限公司等以及白酒产业链的链主“西凤酒”等,均在地方所属的产业链中具备较大影响力。“链主”企业均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具有较高的产业链主导地位,因而紧跟上下游的配套需求进行“延链、补链、强链”,延展上下游企业,构筑完整、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通过链条“输血”,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也引领上下游企业提升。
2023年5月,共35家中企上市,机械制造行业上市数量居首位;并购市场共完成180笔交易,苏浙粤稳居前列;募资总额出现下滑,私募登记备案数量骤减;投资金额环比微升,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较活跃。以下是5月股权投资市场数据。
35家中企上市机械制造行业上市数量居首位
根据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3年5月共有35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交易所成功上市,总融资额约483.04亿人民币。其中境内上市中企共31家,数量较上月35家有下降,总融资额约461.23亿人民币。本月机械制造行业上市数量共9家居首位。晶合集成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融资额达99.60亿人民币,成为本月单笔融资额最高的上市中企。
图1 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及融资总金额
5月融资排名前十的上市企业融资额合计为332.76亿人民币,占总融资额约68.9%。其中,融资金额排名前三的企业为:晶合集成(99.60亿人民币)、中芯集成(96.27亿人民币)、曼恩斯特(23.04亿人民币)。
表1 5月上市企业融资Top10
5月,境内上市中企共31家,融资额约为461.23亿人民币;境外市场,本月美股市场无中概股上市,上市数量较上月的4家有大幅下降;港交所主板上市4家,上市数量与上月的4家持平,融资额合计约24.33亿港元。本月中企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数量最多,总计有11家企业,总融资额为117.22亿人民币。
表2 2023年5月中企境内外上市分布(按上市板块)
5月中企上市涉及11个行业。数量方面,机械制造行业上市数量近七个月持续领先,本月上市企业数量为9家。融资额方面,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居首位,本月上市融资241.13亿人民币,占中企融资总额49.9%;机械制造行业紧随其后,融资额合计约77.96亿人民币,占中企融资总额16.1%;IT行业融资额为40.70亿人民币,占中企融资总额8.4%。
表3 5月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行业分布情况
并购市场共完成180笔交易苏浙粤稳居前列
根据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3年5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80笔并购交易,数量环比上升5.3%,同比上升22.4%。其中披露金额的有130笔,交易总金额约为416.85亿人民币,环比下降8.8%,同比下降22.8%。
图2 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并购市场交易趋势图
从并购交易类型来看,本月共发生169笔境内并购,占并购案例总数的93.9%,其中披露金额的案例123笔,总金额为401.86亿人民币;跨境并购共发生11笔,其中披露金额的案例7笔,总金额为14.99亿人民币。
表4 2023年5月并购市场并购类型【2】统计
按被并购企业所属地域来看,180笔交易分布在北上广以及苏浙等33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地区。从案例数量来看,浙江省位列第一,共完成29笔并购交易,占本月并购案例数量的16.1%;广东省位列第二,共完成23笔并购交易。
并购金额方面,广东省表现突出,涉及交易金额达93.51亿人民币,占本月总交易金额的22.4%。江苏省紧随其后,交易金额达到64.78亿人民币;四川省以60.48亿人民币占比14.5%的成绩排名第三。
本月并购交易共涉及23个一级行业,从案例数量来看,清洁技术及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并列第一,共完成17笔并购交易,占比9.4%;房地产行业位列第二,共完成16笔交易。金额方面,金融行业位居第一,涉及金额为63.78亿人民币,占比达15.3%;建筑/工程行业紧随其后,交易金额达到63.30亿人民币。
图3 2023年5月并购市场行业分布
募资总额出现下滑私募登记备案数量骤减
根据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23年5月VC/PE市场共计238支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同比下降47.9%,环比下降54.7%;披露募集金额531.55【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4.2%,环比下降66.1%。
图4 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基金募集情况
表6 2023年5月重点募集基金集锦
5月1日,《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正式施行,以扶优限劣为导向,明确登记备案原则和管理人登记标准。私募新规正式生效后,5月新增股权投资基金(包含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共计420支,数量环比下降57.4%;5月首次提交登记申请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包含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有17家,较上月下降83.7%,通过登记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仅有2家,数量环比下降97.7%,较单月历史最高新增登记数量下降99.6%,创近七年新低;5月注销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共计57家,数量环比上升96.6%,自2022年5月以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注销节奏加快,除了2023年2月和2023年4月,单月注销数量均高于新增登记数量。
图5 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股权投资基金备案情况
投资金额环比微升,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较活跃
根据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23年5月VC/PE市场共发生297起投资案例,环比上升7.2%,同比下降61.5%,其中披露金额案例239起,共涉及投资金额262.10亿人民币,环比上升2.5%,同比下降65.9%;单笔投资金额为1.10亿人民币,环比上升2.1%。
图7 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投资金额与案例数月度趋势图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从5月VC/PE市场投资案例数量上来看,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半导体及电子设备、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共计171起投资案例,占比57.6%,其中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涉及案例数量为63起。从投资金额来看,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清洁技术。其中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涉及投资金额81.68亿人民币位列第一。
表7 2023年5月中国VC/PE市场投资行业分布
伴随一系列改革先后落地,A股逐步向成熟资本市场靠拢,证券时报记者发现,A股小市值公司遇冷现象日益显性化和普遍化,呈现“三低”现象:市场关注度低、交易活跃度低、资本工具使用率低。
对于A股小市值公司在资本市场遇冷,多位市场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照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来看,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市场正在发挥优胜劣汰的功能,各种资源正向头部企业集中。
46%上市公司近半年没有研报覆盖
“我们公司都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接受过媒体的采访了。”接到记者的来访电话时,一家位于浙江的小市值公司的工作人员似乎有些惊讶,该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单单是媒体,“我们公司上一份券商研究报告还是2015年。”
当下,伴随着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增加,A股“冷热不均”的现象日益显性化和普遍化,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市场关注度低。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5200家,平均市值约为176亿元,但是中位数市值仅有56.85亿元。其中,总市值低于30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达1166家,占比超过了1/5。
券商研报的数量,是上市公司关注度的一个重要指标。Wind统计数据显示,最近180天内,A股里面有券商研报覆盖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832家,占比54%。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A股上市公司在最近半年内没有被券商研报覆盖。
结合上市公司市值来看,没被研报覆盖的上市公司基本是以小市值公司为主。这些公司中,市值低于30亿元的共有979家,占比41%。
需要说明的是,截至6月16日,A股总市值低于30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166家。这也意味着,低于3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中,仅有187家公司近半年有被券商研报覆盖,占比不足两成。
“这种落差还是很明显的。”上述接受记者采访的小市值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感觉公司上市就是到达了顶峰,自登陆资本市场后,公司市值一度超过百亿,然后逐步回落,公司市值越往下,感觉市场对公司的关注度就越低,似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与之相反,A股的头部企业从来不缺关注。前述2832家上市公司中,892家最近半年至少被10份或以上券商研究报告覆盖,这些公司的平均市值高达649.73亿元。
除了研报覆盖率低,小市值公司关注度低还有另一个表现,就是获调研总次数低。
Wind数据显示,1166家总市值低于30亿元的上市公司,今年以来获调研的平均总次数为1.44次,其中,有389家公司长达近半年没有被调研;而总市值大于200亿元的828家公司,今年以来平均被调研次数为3次,是小市值公司的2倍多。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市值企业“存在感”不强,一定程度上是市场更加成熟的表现。
资金向头部优质企业集中
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到全面注册制落地,近4年时间,A股生态发生较大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中小市值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市场资金逐渐向头部优质企业集中,市场交易的“二八”效应愈发凸显。
拉长时间来看,截至2019年年末,市值低于3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900家,到了2020年末,这一数量增长至947家,到了2022年末,数量突破1300家。
小市值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但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却不断走低。
今年以来,截至6月16日收盘,前述总市值低于30亿元的1166家上市公司累计总成交金额达4.83万亿元,约占A股的4.67%。而2022年全年,总市值低于3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总成交金额为15.97万亿元,占比为7.14%。
和君咨询合伙人、并购整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思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实施注册制以后,A股正在发生一个历史性的分化,就是小市值公司会被“冷落”。
据介绍,早在2020年,陈思南就做了一项数据研究,其以A股小市值公司的成交金额占比与港股、美股进行对比后发现,成熟资本市场小市值群体的成交活跃度远低于A股市场。
“这种分化我觉得现在仅仅是开始。”陈思南预测,从交易活跃度来看,A股小市值公司未来的存在感或会越来越低。
东吴证券研究指出,对上市公司而言,全面注册制将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个股走势趋于两极分化,龙头优质公司和尾部公司的估值、市值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除了交易度的分化,记者还梳理发现,小市值公司在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如再融资、股权激励等方面,使用率也偏低。Wind统计数据显示,前述1166家市值低于30亿元的上市公司自2019年以来,实施增发募资的有237家次,使用率为20%;而828家市值超过200亿元的上市公司,增发募资数量达400家次,使用频率约48%;再看股权激励方面,自2019年以来,A股共有1693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分市值来看,市值低于30亿元的公司仅有273家,占比为16%。
“这代表着市场正在加速发挥优胜劣汰功能,资源也在加快向优质公司集中。”余凌曲认为。
“三低”局面如何破?
低关注度、低交易规模、低资本工具使用率,面对“三低”局面,小市值企业该如何破局呢?
受访专家认为,于内,企业应该专注主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经营规模的扩大;于外,需要用好并购重组这一资本工具,实现外延式增长。
对于两种方式的选择,专家持不同意见。余凌曲表示,小市值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并购往往风险比较大,企业不能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反而要专注主业、把主业做精,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市场关注度和提升市值的目的。小市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目的也应当是获取主业发展所需的核心资源,比如关键技术、人才团队等。
对于内生式的增长,在陈思南看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发展已经从“增量”的争夺向“存量”的再分配过渡。要想靠内生增长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其难度在不断增加。
“内生增长这条路不好走,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外延的机会,说白了就是并购。”陈思南表示,“并购是一个很好的选项,但是并购需要遵循其逻辑: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相对于“缓慢”的内生式增长,并购重组虽然能够直接“摘果子”,但是按照成熟资本市场经验来看,并购重组成功的概率其实并不高。
据麦肯锡公司统计,国际上并购成功率一般只有33%,近70%效果不明显或者失败。对此,陈思南认为需要厘清并购重组的风险点,才能提升其成功的概率。
一般而言,并购重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投前、投中、投后。三个阶段的风险分别为,企业投前是否看得准被投项目;投中是否买贵了项目;投后是企业与投资项目能否成功整合。
“虎头蛇尾是很多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陈思南表示,国内的并购重组很多都是“重”投前、投中,但是“轻”整合。“实际上并购重组最难的是整合部分。”
如何更好地实现企业与投资项目的整合?陈思南表示,并购重组的最终逻辑是实现企业的增长,方式是通过并购,将一方长期积累的资源或能力,低成本或无成本地运用到另一方,从而实现“1+1>2”的效应。这是不二的法则,简单理解就是降本增收。
编辑:冯征昊(半导体芯片、激光器、新能源)闫晨曦(复合材料、卫星通信、金融资本) 校对:王延韬 审核:侯晓鹏
(以上资讯主要来源于:OFweek、OFweek激光、OFweek太阳能光伏、今日半导体、半导体行业观察、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人、乐晴智库、未来智库、索比光伏网、集邦新能源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高工锂电、西安金融棒棒糖、复材网、大国之材、新材料在线、卫星界、国际电子商情、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玻纤复材、卫星与网络、全球一点通、硅谷网、清科研究、中国卫通、卫星与应用、中科创星、碳纤维生产技术、中国卫通、碳纤维研习社、实战财经、金融深度、华商韬略、战略前沿技术、投融界、投资界、中国汽车报、证券时报网、36氪、东方财富、中国证券报、新经济100人、投后管理研究院、新兴产业投资联盟、股权投资论坛、Wind资讯、搏实资本、中欧资本、国企混改研究院、机遇西安、米度资本等)